盐胁迫下小麦叶片蛋白水解酶的生化特性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hai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范围广泛。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问题已日益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壤资源。我国有盐碱地2.7×107hm2,其中7×106m2为农田(约占耕地的十分之一),现在其面积仍在不断地扩大。盐分是我国小麦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开展对小麦抗盐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研究了NaCl胁迫下小麦旗叶从全展开始以内肽酶与氨肽酶为代表的蛋白水解酶的活力变化趋势以及这两种酶的生化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内容。同时也就内肽酶、氨肽酶的活力变化与活性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NaCl胁迫浓度的确立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于德抗961和泰山9819小麦三叶一心时进行处理,10天后测定内肽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德抗961和泰山9819分别在NaCl浓度小于20mmol·L-1和10mmol·L-1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内肽酶的活性比对照低。而当NaCl胁迫浓度高于20mmol·L-1时,德抗961旗叶内肽酶活性比对照高,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低;当NaCl胁迫浓度高于10mmol·L-1时,泰山9819小麦旗叶内肽酶活性比对照高,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低。因此研究NaCl胁迫加速小麦衰老时旗叶内肽酶活性和生化特性的研究应当选用高于30mmol/L的NaCl溶液。为了模拟真实盐碱地的情况,浓度选用100mmol/L,相当于0.59%含盐量的盐碱地(中度盐碱)。   2.NaCl胁迫下两小麦品种旗叶内肽酶及氨肽酶的变化   NaCl胁迫下,两品种小麦内肽酶、氨肽酶的活力变化随旗叶老化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值稳定期,酶活力在低水平范围内波动;第二阶段为速升期,酶活力迅速上升,其中氨肽酶活力的上升出现的时间迟于内肽酶。酶的这一活力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的缓降期和速降期、以及净光合速率的高值持续期和速降期相对应。总可溶蛋白含量也与之相对应。由此表明,内肽酶、氨肽酶变化与叶片光和功能衰退、叶片老化进程紧密相关。与各自对照相比,德抗961和泰山9819小麦叶片内肽酶、氨肽酶活力上升时间较早,比对照提前7天上升。   3.NaCl胁迫下两小麦品种内肽酶及氨肽酶生化特性研究   NaCl胁迫下,德抗961与泰山9819内肽酶的最适温度是42℃,最适pH为4.8;外肽酶的最适温度是37℃,最适pH是8.2。从内肽酶同工酶电泳图谱结果显示,胁迫衰老和对照都出现5种内肽酶,但NaCl胁迫下,5种内肽酶出现时间要比对照早。   4.用外源药剂处理叶片发现,6.苄基腺嘌呤(6-BA)、放线菌酮、复硝酚钠、三十烷醇和芸薹素内酯,能阻止内肽酶和外肽酶的活力上升,从而延缓衰老,脱落酸(ABA)、半胱氨酸(Cys)和丝氨酸(Ser)可促进内肽酶和外肽酶的活力上升,从而加速衰老。用H2O2处理发现,H2O2能促进内肽酶与外肽酶的从头合成。   5.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千粒重和穗粒重感盐指数)测定两品种小麦的抗盐性,测得德抗961小麦抗盐明显,盐胁迫下产量构成因素合理,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和丰产性;泰山9819小麦对盐敏感,在盐胁迫下产量较低。
其他文献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每年都造成水稻减产10%30%,并且降低水稻品质。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存在着毒性大、污染环境和菌株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因
A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由PB1,PB2和PA三个亚基组成:PB1是聚合酶的核心亚基,它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vRNA的5‘帽子和3’Poly A结构。其核酸内切酶活性可以切割宿主mRNA的5‘帽
目的:本研究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慢性髓原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齐墩果酸诱导两种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的差异以及两种细胞抗氧化体系的变化,以探
由基因编码的抗菌肽首先从昆虫中分离鉴定得到,它被认为是宿主内广泛存在的一个抵御病原菌的生物化学防御机制。抗菌肽一般含有100个或者更少氨基酸残基,在中性环境中带正电荷,并且在低浓度下就对多种微生物和某些病毒具有广谱的抑制作用。现已在所有的生物门类中分离出抗菌肽,并且在宿主防御中发现有它们的表达和释放。昆虫几乎存在于所有的陆生生境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类群,约占整个生物界物种总和的75%。它们是一类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一种生理性的死亡,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的一定阶段,并在特定的组织器官中发生的一种主动的、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细胞死亡过程。本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扬麦12号为材料,对小麦胚乳细胞在发育期间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状况,以及胚乳充实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胚乳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核变形、染色质凝聚等现象,并随着发育的进程这种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是异宗配合的子囊菌,其侵染水稻引起的稻瘟病每年给全世界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了解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可以为稻瘟
学位
异三聚体GTP结合蛋白(heterotrimeric GTP-binding proteins,G蛋白)是活细胞内一类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的蛋白质。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动物细胞中首先发现G蛋白的存在以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