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师本与非师本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证研究——以某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1级学生为例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辨能力是一种集分析、综合、推理、辨析、判断、质疑和创新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是评判大学生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其强弱也预示着大学生毕业后走向成功的机率,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等师范院校都开设了师本和非师本专业。不同专业学生在经过了分科培养后在思辨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尚未发现相关研究,有必要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将某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1级师本与非师本方向共409名学生作为被试,用文秋芳教授的思辨人格倾向调查问卷和加利福尼亚思辨技能量表对两者在思辨能力的人格倾向和思辨技能两方面进行实证性对比研究,并用SPSS统计工具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思辨人格倾向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各维度中只有开放性显示非师本学生显著高于师本学生,其它七个维度均无明显差异,但非师本的各项平均值大多数略高于师本。在思辨技能方面,两者也未达到差异显著性,但其P值0.071非常接近0.05的显著性标准。本研究结果与先前同类中国大学生思辨能力研究和美国CCTST手册所提供数据相比,属于正常的中等水平。同时,思辨人格倾向与技能成正相关。本研究还随机抽取了8位被试进行有关思辨能力的访谈,结果被试均认为思辨能力很重要,并建议校方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思辨能力培养,这也为本次研究结果的原因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对大多数光学衍射和光束传输的实际问题,标量基尔霍夫衍射理论及第一、第二类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都是非常精确的;当传播距离z与波长相比拟时,即在近场处,由于边界衍射波不可
化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接触元素、化学式等比较抽象的内容,而且在以前的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教材上以二维表示方式展现的分子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