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组板式换热芯换热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板式新风机组不仅可实现输送新风的效果,还可满足过滤新风及实现热回收等功能,其还具备无传动设备、使用寿命较长及换热效率高等优点。针对板式新风机组,其冬季及夏季换热效率依然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实际运行工况下运行分析尚未研究,如室外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湿度及风速大小对换热芯换热效率的影响尚不明确;换热芯体结露结霜后,对传热传质效果尚不明确。因此,为增强板式新风机组在实际工况的节能性和适用性,本文利用数值仿真及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冬季及夏季新风机组板式换热芯热交换效率影响因素,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对板式新风机组的显热交换、全热交换及带相变的热交换等换热过程进行理论研究,对传热和传质过程中产生的热阻、质阻进行了分析,分析全热交换过程中结露结霜的变化过程。利用FLUENT软件对全热交换新风机组运行过程中板式换热芯内部的温度交换过程进行分析,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室内设计空气参数条件下,模拟冬季及夏季工况下换热芯的温度变化过程和气体流动过程,得到换热芯内部温度变化云图及风速变化矢量图,仿真发现:新、回风出口温度及温度交换效率随室外空气温度降低而降低;温度交换效率随风速增大而降低。根据GB/T 21087《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标准》相关规定,构建了两室法测定新风机组性能实验系统,结合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所规定的冬季室内环境工况,实验模拟冬季制热和夏季制冷实际运行工况,开展了实际应用工况下板式换热芯换热效率影响研究。实验研究了室外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湿度及风速变化对板式新风机组换热芯的影响。实验发现:在实验工况下,室外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湿度及风速的变化对板式新风机组换热芯有较大影响,板式新风机组温度交换效率、湿度交换效率及焓值交换效率随风速升高而降低;室外空气温度在-10℃~10℃时,板式换热芯温度交换效率随室外空气温度降低而降低,湿度交换效率随室外温度升高而降低,焓值交换效率趋于平稳状态;在室外空气温度由-10℃降低至-15℃区间,板式换热芯温度交换效率随室外温度降低而升高,湿度交换效率室外温度降低而降低,焓值交换效率趋于平稳状态;在室外极低温度状况下(-15℃以下),板式新风机组温度、湿度及焓值交换效率显著降低。在室外空气温度-10℃至-15℃区间拐点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结霜热阻的影响。建议如下:在冬季室外空气温度小于-15℃时,宜采取预热或除露除霜等措施;在冬季室外空气湿度小于20%时,宜采取加湿措施;在夏季室外空气温度下小于28℃时,宜停止运行该机组;在夏季室外空气湿度大于60%时,宜采取除湿措施;小风量板式新风机组宜低风速运行。
其他文献
阴汗事以阴囊湿痒、阴部汗出异常为主要症状,尤其是阴囊出汗较多的一种疾病。《医林绳墨》说:"阴汗者,谓至阴之处,或两腿挟中,行走劳动,汗出腥秽",属于西医学局部汗出异常的
会议
穿插艺术可以打破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焕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它可穿插多种形式,可以巧用风趣幽默的问题,可以引入故事,激趣增知,可以围绕主线,旁征博引,可以运用媒
“Penny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太重要了,言语……没办法表达。”  说到NBA历史上第一位长衣白马战士,大家都会想到他,安芬尼·哈达威。这位绰号“便士”(Penny),身披1号的天才球员,他的传球如“魔术师”约翰逊般优雅,得分能力可媲美乔丹,以华丽的球风、飘逸的打法,和几乎无瑕的技术折服一代球迷。他是NBA里一颗璀璨而短暂的流星。  1994-95赛季,哈达威以场均20.9分、4.4个篮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服务型政府、服务型公务员。民族地区公务员,因其工作环境处于最基层,发挥着落实政策和纽带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公务员的激励机制进行探索
国家公园作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自然资源中的核心和精华,更是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最重要的一个载体。2013年11月我党就已经提出,需要建立以国家为主的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类型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往往与内科疾病相混淆,及早确诊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但一直以来检出率较低,我院2005年8月—2009年9月收治消化道畸形患
目的:检测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病变中Ezrin和CD44v6蛋白表达水平,探讨Ezrin和CD44v6蛋白表达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研究Ezrin和CD44v6蛋白表达与胆囊癌侵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专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致力于发展资源循环型经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而
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其中DNA损伤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发病机制,染色体脆性位点抑癌基因对DNA损伤高度敏感。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环境致癌物
长期以来,全球系统学界不少学者将"系统观"等同于"物质观",将系统等同于物质,认为物质与系统同一,认为大一统的外在世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