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多污染物排入泉州湾洛阳江,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因此对该区域营养盐及重金属污染进行研究,对保护该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泉州湾洛阳江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C、N、P营养盐含量及其形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环境指示意义,利用单一因子标准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物质污染程度进行初步评价,分析柱状沉积物中C、N同位素含量,以解析其沉积物中有机质大致来源。对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总氮及铵态氮,总磷及分级提取磷形态(可交换态磷、钙结合态磷、铁铝结合态磷,闭蓄态磷以及有机结合态磷)进行测定,以了解洛阳江河口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的赋存特征及环境意义。结果表明: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氮、磷元素赋存情况与人类活动强度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洛阳江表层沉积物氮、磷含量均低于国内其他典型滨岸潮滩及河口。七个柱状样总氮含量大致为:光滩沉积物>秋茄沉积物>白骨壤沉积物>桐花树沉积物,说明红树植物对进入水体的氮元素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利用单一因子的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包括总氮、总磷进行营养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总氮、总磷污染处于无污染状态。对A柱,C柱,D柱进行C、N同位素示踪分析,结果显示:A柱、C柱、D柱有机质即来源于海洋藻类又来源于陆地植物,呈海陆混合特征。对洛阳江红树植物体内重金属与重金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在红树植物根系(枝、叶系)的累积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红树植物根系(枝、叶系)在吸收重金属时,各重金属元素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冲突,而是共同进入植物的根系(枝、叶系),除了Cd。对洛阳江红树植物体内营养盐的含量及其与重金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K的含量大致在1%~3.5%左右,次之钙、镁。Ca、Mg大部分储存于叶中,N元素主要储存于叶中,个别样中根系含量较高,P大部分储存于叶中,根和枝的含量差别较小。洛阳江红树植物根系(枝系)中重金属和营养元素之间相关性表明:N和P对重金属的吸收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均>0.5)除了Cd,说明N和P促进重金属的吸收,而K、Ca、Mg的吸收对绝大多数重金属影响不大。洛阳江红树植物叶系中重金属和营养元素之间相关性与根、枝系相差较大。P对重金属的吸收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均>0.5)除了Cd,说明P促进重金属的吸收,而N、K、Ca、Mg的吸收对绝大多数重金属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