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结构竖向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弦结构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形式,由弦、撑杆和压弯构件组成,是一种通过在弦中施加预应力来改善压弯构件受力性能的自平衡体系。其各种构件受力明确、简洁,拉压构件取长补短,协同工作,充分发挥了材料的受力特长,是大跨度空间结构中一种典型的刚柔杂交结构体系。基于张弦结构合理的受力性能,以及大跨结构在我国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结构必将得到推广与应用。 本文在张弦结构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单向张弦梁结构、肋环式弦支穹项结构以及新型内凹式索拱结构的竖向地震动响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运用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组成张弦结构的索、杆、梁单元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并对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以及竖向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加以介绍和分析,为后续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2)对大跨度张弦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单向张弦梁结构、肋环式弦支穹顶结构以及新型内凹式索拱结构进行了竖向地震响应分析,得到了张弦结构在小震、中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动内力(等效动荷载)系数与动内力分布规律;获得了不同场地土条件下结构响应的差别;重点考察了矢跨比、屋面荷载、预应力度和下部结构支承刚度等因素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3)几何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对线性时程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几何非线性对张弦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影响; (4)对时程分析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以及规范方法计算张弦结构竖向地震响应的结果进行比较,考察规范方法以及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张弦结构抗震分析的适用性。 (5)通过对大量实际地震波输入计算所得时程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应反应谱法结果对比,得到了不同跨度单向张弦梁和内凹式索拱结构的等效竖向地震荷载以及肋环式弦支穹顶结构动内力分布规律,通过与规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等效竖向地震荷载取值大小及分布、竖向地震作用下动内力系数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不同设防烈度和场地土条件下的等效竖向地震荷载大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向张弦梁结构以及内凹式索拱结构的等效竖向地震荷载沿跨度的分布采用三角形分布(跨中大,两端小),能更好地模拟张弦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等效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大小与设防烈度和场地土类别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圆孔扩张过程与沉桩过程相似性,对无限空间中柱孔扩张的应力边界条件进行了修正,使之符合半无限空间中柱孔的真实受力状况。 本文从柱孔扩张过程中的体积假定出发推
上海和谐塔加固改建工程,采用原有165米高钢筋混凝土烟囱外设螺旋形钢管桁架,钢桁架上有游览车行走,使可能废弃的烟囱得以很好的利用。新增的钢桁架与原有混凝土烟囱之间由大量
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中多数用的是摩尔-库伦准则,而岩土的破坏具有非线性。本文将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强度理论应用于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中,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及中间主应力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桥梁、水利等工程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通过施加预应力以提高结构刚度,缩小结构物尺寸和减轻其自重,从而显著节约工程材料。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沉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巨型沉井地质条件复杂,情况多变,目前尚未有成熟的理论方法计算沉井的受力机理以及周围土体的变形规律,使
现浇混凝土梁板体系是目前房屋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楼盖形式,它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建筑物有很大的影响。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中,梁、板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彼此之间密切联系,共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平面钢框架结构在高温下的弹塑性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基于标准室内升温曲线进行,同时也都假定截面温度或均匀分布,或呈线性分布,从材料层次上讲,多数研究都局限在
抱杆是输电铁塔组立施工中的用到的一种重要的起重设备。虽然抱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是抱杆的设计、施工等主要依靠工程经验,缺少一定的理论依据。内悬浮外拉线抱杆是输变电工程中常用一种抱杆类型。本文对内悬浮外拉线抱杆进行安全评价,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可以预防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本文确立了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安全评价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包括出厂文件、抱杆尺寸型号等。定量指标包括垂直度、吊
由于环境和时间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发生退化,结构的承载力随之下降,最终导致结构的破损甚至倒塌。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分析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随着混凝土
本文对井点抽水时饱和层状地基的Biot固结以及井点抽水时饱和层状地基与桩基础、矩形刚性基础筏板等基础结构的相互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首先,对饱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