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文化源于我国,源远流长,流光溢彩。先秦至于隋唐,尤其是中唐以来,茶以其品性、格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争下席地,成为饮中至尊。明代之时,更是异彩纷呈,变化万端。明代的饮茶方式迥异于前,唐、宋之时,人们的饮茶方式主要是煎、煮法,茶叶在蒸青后被压制成饼状,煎煮前先要碾磨成沫,然后或合水而煮、或盏内冲点;而明代开千古瀹饮之宗,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本文就是对明代茶艺的初步研究,从文献梳理开始对明代茶艺中的茶叶、茶具、饮茶环境等逐一探讨。文献部分在对明代茶文献整体评述的基础上,对有代表性的典籍逐一解读,涉及茶学专著、笔记、小说等体裁,力求全面、真实、丰富的展现明代茶艺。在茶叶一章中,围绕明代人对茶叶品质的要求探讨了明代茶叶的炒青新工艺、名茶好尚及名茶观念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茶具部分中,清晰的展示了古代茶具发展的大致脉络,和明代茶具对过往的继承和创新。如饮茶用盏的形状、颜色、大小的变化,紫砂壶的兴起和风靡,并深入思考了引起这一切变革的社会原因、文化及心理诉求。明代茶人较前人更注重饮茶环境的营造,对品饮的场所、时间、宜忌,茶侣的身份、品味、多寡,侍茶童子等都有极大的讲究。最后一部分就是围绕上述内容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