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土地政策既可以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又能直接决定开发成本,因此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的一种必要手段。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土地供应量调控、土地供应结构调控、土地供应方式调控、土地供应价格调控、区域土地政策调控和土地收益分配调控等。本文主要以揭示土地供应量、土地供应价格、土地供应方式和土地供应结构等四项土地宏观调控手段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为目的,分以下九章进行研究: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土地宏观调控进行概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框架体系、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国内外可借鉴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述评。第三章理论研究,分析宏观调控的动因和理论以及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分别从政策依据、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三个方面总结国家近几年出台的各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第五章分析土地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通过构建Panel Data模型就土地供应量对房价及房屋供应量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得出当年的土地供应量对房价有负影响,上一年的土地供应量影响房价和房屋供应量,两年前的土地供应量影响房屋供应量但不影响房价,完全依赖增加土地供应量来降低房价可能收效甚微。第六章分析土地供应价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采用全国及长春市分季度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通过对房价和地价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房价是地价的格兰杰原因,房价的上涨会带动地价的上涨;而地价不是房价的格兰杰原因,但地价作为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房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第七章分析土地供应方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阐述土地供应方式的变革,并分析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对土地价格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得出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并不存在推动地价上涨的内在机制,实行招、拍、挂土地供应方式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第八章分析土地供应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效果,主要从土地供应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土地供应结构政策的出台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的开发量和投资额,但对抑制房价上涨影响不大;从土地供应结构上调整住宅的供应结构,是解决房地产市场结构失衡的有效手段。第九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