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对平面交叉口车辆行驶特性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带来的安全隐患随之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人、车、路以及环境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表明,夜间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数的比例较大,夜间照明不良是导致夜间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城市道路交叉口处冲突点多,视线盲区大,管理较为复杂,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较多。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夜间交叉口处照明对车辆行驶的影响。本文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和无人机采集的交叉口的数据,分析驾驶员的主观感受,识别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多项Logi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来分析照明对驾驶员经过交叉口时的车辆行驶特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驾驶员的主观感受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驾驶信息、驾驶行为意向以及交叉口处驾驶意向四个部分。问卷中第三部分使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设计。量表部分数据首先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将变量浓缩为8个变量来代替原始变量。使用软件Stata对处理后的变量数据做多项Logit模型分析,得出影响驾驶员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经过信号控制交叉口时的选择倾向的因素。而后对不同照明条件下驾驶员的选择倾向进行对比分析。除此之外,本文还利用无人机航拍采集车辆经过信号控制交叉口处的视频数据,使用照度仪采集交叉口照度数据并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交叉口路灯间距和路灯距离交叉口的距离。视频数据在用Tracker软件提取后,用Matlab对视频数据绘制速度和距离的散点图;通过对比整条道路上相邻断面的平均速度,相邻两断面两独立样本均值,平均累积分布偏差以及速度变化百分比来反应车辆的驾驶规律。最后,本文提出用速度变化来表示车辆经过交叉口前行驶状态的改变。速度变化为因变量,以速度、总交通量、直行车辆数、路灯间距以及路灯距离人行道的距离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采用反向传播算法求解,以均方误差(MSE)作为模型收敛的评价标准。训练完成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并输出了6个变量对速度变化的影响大小程度,最后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照度对速度变化的影响变化曲线。结果为管理部门提供与道口安全相关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为适应医学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几年我们为本科生开设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本人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供同行们共同探讨.①认真准备实验;②重视预实验;
医学院校综合性机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与维护的好坏程度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验收、管理、使
试验于2017-2018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园艺试验站进行。以M9T337幼苗为试材,在不同硝铵比的Hoagland营养液中进行水培试验研究幼苗的根系吸收动力学特征。另外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不同硝铵配比对M9T337和M26幼苗根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硝铵比处理对M9T337幼苗根系吸收动力学特征的研究表明:T2处理(75%NO_3--N+25%NH_4+
目的:针对TASC C-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患者,比较行腹主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与血管腔内治疗术在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前及术后ABI值
核电站的安全是核电发展的最重要前提。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传热管的结构完整性是影响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流致振动导致的微动损伤和振动疲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义法治国家”。①这是我们
基础学科人员流失多、引进难、稳定性差的现状,是困扰医科院校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基础学科人员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持人员稳定的基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