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各个区域逐步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经济转型发展措施加速落实到具体的城市与地区当中去。因此,以新型城市化道路规划出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以经济转型发展贯彻落实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要求,将“新型”与“转型”充分结合,探索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经济转型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文通过对城市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内涵进行阐述,指出新型城市化的特征与基本要素;然后分析西方城市创新发展的相关理论,指出新型城市化概念的国际理论联系;接着对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与概念进行综述与界定,并分析新型城市化与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其次,文章重点研究了长三角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状况。一方面归纳了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种城市化衡量方法,并分别指出二者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立足新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与要素,结合长三角的特有发展优势,从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和谐文明、环境友好宜居、功能优化完善和城乡统筹发展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五角星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上海市作为实证案例研究,使用因子分析法反映上海市近十年来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上海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索了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选择问题。以新型城市化为背景,通过分析国际典型城市地区的转型发展案例,总结出应该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发展新兴主导产业、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重视生态环境整治等经验启示。随后以新型城市化的五方面内容为基本前提,重点提出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优化支柱产业与制造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创新发展,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转变与提升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基础设施与建设宜居型城市;实现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落实城乡制度公平等转型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