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谢器网络覆盖肓区的发现与修复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低成本、低功耗、具备感知、数据处理、存储和无线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的网络。网络覆盖控制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和应用的关键性基础问题。近年来,MEMS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移动传感器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研究由静止节点和移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控制问题。   由于随机的初始部署使得传感器节点未能完全覆盖监测区域,或者由于节点故障、能量耗尽等因为导致节点失效使得网络出现覆盖盲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覆盖盲区发现策略。把监测区域中的传感器节点视为空间中的点集,收集监测区域内所有工作节点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构造监测区域的Voronoi图,利用点集形成的Voronoi图信息判断监测区域是否出现覆盖盲区。为了尽力避免修复盲区时带来的大量冗余覆盖,考虑了同一Voronoi区域中多个盲区的情况,提出一种在节点中建立盲区顶点列表的方法,根据Voronoi区域的特点确定覆盖盲区位置,从而减少因为修复盲区而带来的冗余信息转发。   针对网络存活期内覆盖盲区的发现,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覆盖盲区的动态修复机制。该机制将覆盖盲区当作食物,拥有移动能力的传感器节点当作蚂蚁,移动节点模仿蚂蚁觅食的模式去修复网络中的覆盖盲区。食物散发气味以flooding方式传播扩散,根据节点能量及移动节点的移动能力设置转发跳数,随着跳数的增加减小气味强度。并设计一种随机避让策略,根据移动节点的能量与将要移动距离之比设置随机等待参数,把修复机会留给能量充足且移动距离短的节点,有效解决盲区修复问题。   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移动节点利用率、节点平均移动距离两个性能指标,与完全使用静止节点相比,该方法使节点部署更加均匀,提高了网络的服务质量,验证了蚁群算法修复盲区策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对等网络(Peer to Peer Network,P2P Network)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P2P应用也已成为当今因特网中流量最大的应用。在各种P2P应用中,资源共享是最主流的应用。如何构建
图像监控系统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以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等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电信、电力等场所。随着嵌
学位
随着语义网的发展,一些基于本体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关注。而本体映射技术对于本体推理查询、本体集成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着重对此进行研究。首先,论文简单介绍了课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中的关键步骤,也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无论要在图像中识别目标,或者提取其他的信息,首先要做的一步就是图像分割。图像分割可以理解为将图像
针对H.264基于率失真优化算法的模式选择的高复杂度,本文从帧内帧间两方面着手改进算法:在帧内模式选择时,本文采用基于纹理和时空域的多精度快速算法:引入两个指标来指导4×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业务过程仿真分析、业务过程优化、业务过程管理与集成,从而最终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早期的工作流应用系统都是集中式的,即由一
物流在现代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高效物流管理,必须做到物流企业间信息流的快速畅通。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导致各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产生诸
H.264是目前流行的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基于H.264的运动估计研究一直是视频压缩中研究的热点。与以往的标准如MPEG-1/2/4及H.261/H.263相比,H.264的编码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
近年来,本体在信息检索和语义网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手工构造本体却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如何从大量中文文献中自动或半自动地获得本体,成为本体在中文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