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苏南乡村环境更新规划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Thunder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苏南地区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变迁,也对整体乡村环境构成了严峻挑战。面对目前自然环境恶化、资源压力日益上升的局势,通过更新规划改善苏南乡村环境可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引导示范。乡村环境更新规划是指从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层面,在保持乡村地方特色、利用现状优势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营造兼具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景观环境。这种规划过程受社会多方利益主体行为特征和自身需求的影响,是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然而,目前的实际规划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失衡、公众参与缺位的问题,使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无法切实保障苏南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苏南乡村环境更新中尊重多元主体的规划需求,并使不同需求合理落实在规划成果中,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规划模式,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在分析苏南乡村环境更新的规划现状、规划中多元主体的利益需求和参与模式的基础上,从规划决策、运行、管理等层面,依据各参与主体的多元需求提出了相对应的规划策略。首先,基于苏南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对乡村环境的内涵、现状问题以及更新概况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参与性缺失导致的规划决策、运行、管理等层面的缺陷,为研究提供依据;而后,着重分析多元主体的构成及各主体的参与需求,探究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和不同利益导向下的参与形式,分析不同参与模式的特征与利弊,总结可行性规划运作方式;最后,基于多元利益均衡的目标并结合苏南地区乡村的环境特征,从规划决策、规划运行、规划管理三个不同层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保证决策过程的利益均衡、运行过程的方式多元以及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同时加以适当案例辅证,从而保障各方主体公平、高效地参与规划过程,以保证苏南乡村环境的有序更新。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促成乡村的自然环境与居民的生产生活相互协调,最大程度上实现规划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
其他文献
彝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时代文化为视角,分析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罗里密村以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
高校写作课程是当下多数高校语言类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之一,作为写作课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充分掌握一门语言的必备方法之一。
本文根据平面磨床的使用特点,以及现有老旧设备的液压系统所存在的难维护、备件难买、性能不稳定、漏油及自动化程度低等缺陷,通过重新设计改成外置电液换向,电液比例调节具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贮存期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和千层纸素含量,考察黄芩贮存稳定性。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XDB-C18柱(2.1
<正>用冷态皂化法制香皂由于生产容易并且需要设备较少,所以在欧洲的局部地区和其他洲的非工业化国家仍然是有意义的。冷法生产的皂化过程,是在室温或是在大约50℃下进行的。这
期刊
本实验以中国农业大学戚金亮博士克隆到的小金海棠的抗缺铁相关基因Fe(Ⅱ)-转运蛋白基因(MxIrt1)的cDNA全长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为深入研究苹
蜡样芽孢杆菌引发的食物污染大都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在特定条件下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很大危害。文章综述了粮食制品、含乳制品、豆制品及其他易污染食品中蜡样
干式空心电抗器在电网的无功功率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干式空心电抗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绝缘材料老化,局部过热等原因可能导致电抗器出现短路故障,产生恶性事故,造
以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关注》为代表,教育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陆续在各地方教育电视台出现,这一现象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由于目前教育电视新闻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收视率较低,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病理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