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交叉分类效应的眼动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叉分类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别维度来划分群体的过程。大多数交叉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交叉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减少群际偏见和歧视的方法。这种由交叉分类导致群际偏见减小的现象即群体交叉分类效应。但也有研究认为,交叉分类并不一定都能减少偏见,有时候甚至会增加偏见。   之前交叉分类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有外显测量(自陈法)与内隐测量(IAT法、生理测量法),这些方法在探究交叉分类效应时都有所局限。采用更为直接的研究方式会获得什么结论呢?另外,过往研究中呈现的刺激类型基本为词句,而对于信息获取更为直接的图片却少有涉及。   基于以上三个问题,本文采用对注意偏向研究更为直接的眼动仪,对50个被试的眼动进行记录,分析比较他们在内群体和外群体上的注视差异,探讨群体交叉分类效应以及情境在其中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是在一般情境下,在被试完成群体竞争性游戏的过程中呈现刺激,通过比较被试在简单分类(男/女)、双类交叉(男/女、红/蓝)、多类交叉(男/女、红/蓝、单/双)各水平中对内外群体的注视差异,考察群体交叉分类效应。实验二将实验一的阶段次序颠倒,进一步验证实验一的结论,并筛选稳定的眼动指标。实验三是在积极和消极情境下分别考察群体交叉分类效应,从而探讨积极-消极不对称效应。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一般情境中,交叉分类可以减少群际偏向。(2)注视次数是研究群体交叉分类效应较适合的眼动指标。(3)群际偏向存在积极.消极不对称效应,而群体交叉分类效应在积极或消极情境中都存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的呼声不断高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充当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但由于其办学初期诸多条件不成熟,独立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先前投入的金钱、时间或者努力等资源,对个体其后所作决策产生的影响。期望效用理论认为理性的决策者在决策时仅应考虑预期收益是否大于预期成本,从而决定是否
本研究旨在探讨劝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宽恕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机制,希望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劝解对宽恕的促进作用,并了解其作用的机制,为人们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利用劝解解决
不相关言语效应是短时序列回忆任务中的典型性效应。1976年Colle和Welsh开始对该现象进行实验室研究,迄今已近四十年。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但这些模型在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个人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本研究探索了中学生感恩的心理结构与测评方法及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是在英文版的感恩测量工具的基础上,修订了中学生感恩量表。研究二通过对625名中学生的调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