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水资源紧缺,地下水在供水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多年大规模开采以及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得地下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并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普遍存在的氮污染,已经威胁到某些区域的饮水安全。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取样分析,结合现有的水文、地质数据,探讨北京城近郊区地下水氮自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自净作用的影响程度。地下水自净能力评价与区划是合理管理规划地下水使用、指导地下水修复工作的技术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尚未产生成熟系统的评价体系。本文借鉴整理了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修复评价以及自净能力评价的思路和方法,以北京城近郊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数据以及钻孔分析资料,提出了适合我国地下水自净评价的方法、模型以及区划体系。通过对样品的实验室分析以及SPSS软件相关性分析发现,pH、Eh以及化学需氧量(CODMn)与氮素分布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些理化性质对氮的分布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分析这三个指标发现,他们都受到潜水含水层埋深的影响,因此可以统一用含水层埋深表达其影响。最终经过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地下水的自净作用的因素为包气带介质的岩性(V)、地下水水位埋深(D)、土地利用方式(U)、潜水含水层厚度(T)、潜水含水层岩性(L)以及承压隔水层介质及其厚度(A)。研究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将数据统一分析、处理,并将专家打分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给各因子赋予权重,完成DLTAVU评价模型的分析和构建。其中潜水含水层埋深及岩性在对自净能力的整体影响中作用最大,因此赋予两者最高权重值,而土地利用类型这一因素则能够集中体现出微生物活动在自净过程中的作用。北京城近郊区自净能力评价利用ArcGIS空间叠加功能完成,并借助已有的评价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评价结果与以往数值模拟结果趋势相同、吻合良好,评价合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研究区自净能力分区,将整个研究区的硝氮、铵氮按自净能力为一级至六级区域,并针对各区性质给出保护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