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第一部分:观察直肠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凝血参数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指标,进一步明确恶性肿瘤患者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第二部分:观察乌司他丁干预对直肠癌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凝血参数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旨在为寻求围术期对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具有干预作用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选择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89例为实验组,另选同期来我院进行肿瘤普查的健康者40名作为对照组,组间一般情况无差别,两组均分别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凝血参数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拟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Dixon)患者30例(TNMⅡ-Ⅲ期),ASAⅠ~Ⅱ级,年龄45岁-65岁,体重50Kg~70Kg,男17例,女13例,Hct>33%,术前无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未服用过相应药物,无免疫系统疾患和心肺功能异常,未进行过放化疗,术前Hb>100g/L,术中失血量<500ml。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Ⅰ组,n=15)和生理盐水组(Ⅱ组,n=15),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及麻醉方法相同,Ⅰ组按乌司他丁5000 U/kg计算用药,稀释到100ml生理盐水中,于入室开放静脉通路后用输液泵10min泵完;Ⅱ组选用100ml生理盐水,方法同前。所有患者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1h(T1)、给药后2 h(T2)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CD63水平、凝血相关参数(PT、APTT、TT、FIB)及血小板相关参数(PLT、PDW、MPV、P-LCR),同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情况。结果第一部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人群比较,直肠癌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凝血参数FIB的含量及血小板各项参数(PLT、PDW、MPV、P-LCR)也升高(P<0.05);PT、APTT、TT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对照组)比较,Ⅰ组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CD63水平在T1和T2时降低(P<0.05),凝血参数APTT在T1时延长(P<0.01),TT在T2时延长(P<0.05),PT在T1和T2时均延长(P<0.05),血小板参数MPV、PDW、P-LCR在T1和T2时降低(P<0.05);与T0时(给药前)比较,血小板活化标记物CD62p、CD63水平在T1、T2时降低(P<0.05),凝血参数APTT在T1时延长(P<0.05),TT在T2时延长(P<0.05),PT在T1和T2时均延长(P<0.05)。血小板各项参数PLT、MPV、PDW、P-LCR在T1和T2时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直肠癌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的表达量、FIB的含量及血小板各项参数均高于健康人群,提示直肠癌患者的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2)围术期静脉滴注5000U/kg乌司他丁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术中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对减少术中微血栓综合症,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