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时期陛辞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aini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清一代,官员就任前当面向君主陛辞,对时政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作用在康熙皇帝身上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更为细致周密的制度变化和更为丰富灵活的政治功能。《康熙起居注》作为记载康熙皇帝言行最原始的文献,其中关于官员陛辞的记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研究该制度形成与实施的可信史料,通过对其细致梳理和个案分析,对陛辞制度有如下若干方面的理解。首先是陛辞的三种类型以及陛辞的活动场所、赏赐、皇帝谕旨和官员奏对的大体情况;其次,通过分析其中的君主谕旨和官员奏对,得知陛辞的大体内容:康熙皇帝在官员陛辞时,针对其不同阅历、职掌、才识及就任地的情况,所做谕旨亦殊为不同。其中文臣武臣、亲疏远近、官阶高低也是影响其谕旨的重要因素。同时,官员因为不同的为官经历、赴任地的不同情况或君主的不同疑问而奏对有别。康熙时期的陛辞制度涉及官员朝觐、引见、特定派遣等诸多方面,与清朝官制与礼制相联系,关系官吏入仕选拔、升迁调补、降革处罚,也关系康熙皇帝执政方针上情下达、了解民风官情、识别人才,同时给陛见官员提供了与君主当面沟通交流的良机。康熙时期陛辞制度,在康熙皇帝的切实践行下,对康熙皇帝本人、陛见官员都有了重要影响。同时,康熙皇帝给予陛见官员的施政方针能够惠及百姓,而陛辞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得到皇帝准允后也会给当地百姓带来某些利益,譬如蠲免赋税、疏浚河口、改革漕运弊病等等。诸多陛辞实例均反映了康熙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现状等方方面面。另外,康熙皇帝教诲官员的话语和对各种事务的处置策略,也反映出他的施政方针、驾驭官员的能力和为政理念,其真性情也在只言片语中体现无遗。这也为研究康熙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