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旋转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z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及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机遇的增加(如电脑操作、会计、低头伏案工作等),加之交通事故的增多等,颈椎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颈椎病患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类型颈椎病中的发病率最高,约占50%~60%。目前其常用的治疗方法如局部封闭、药物、手术等存在种种不足,且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我院按摩科林应强教授根据30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定位旋转斜扳法具有定位准确,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特点,能够准确地使手法作用力作用于病变节段。本课题通过观察定位旋转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期望为定位旋转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操作规范、科学性提供确切的临床依据。  目的:  通过对定位旋转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观察总结,探讨定位旋转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规范化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推广定位旋转斜扳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  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定位旋转斜扳法),对照组(传统推拿法),两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在治疗前、疗程结束时、治疗后1个月进行评测,观察病人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等方面改变情况。最后采用PEMS3.1版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和配对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临床等级资料比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6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共脱离4例,剔除3例。两组在自觉症状、临床检查等临床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动作方面评分,治疗组对于部分症状如颈部疼痛、上肢麻木,以及日常生活动作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局部组织严重损伤、神经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不良反应。  结论:  定位旋转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动作等,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本文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的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价值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最高峰流速值(PEF)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