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过程中粘性土微细结构变化规律的定量试验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土体在宏观上所表现出来的非连续性、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非确定性等复杂特性,从根本上取决于土体微细结构的非连续性和非确定性。本文在以前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微细结构观测试验,获取粘土体在受力条件下微细结构特征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粘性土在连续受力过程中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并将其与土体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相结合,从而解释和把握粘性土基于细观结构层次上的工程特性。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微细结构定量研究状况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并对自行研制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 2.对现有的微细结构试验系统进行硬件升级,同时改进和调整试验观测手段,使之更适应于粘性土试样含水率较高,土样表面凹凸起伏,微细结构单元体形状复杂的特点。 3.将一些相关的数字图像处理手段引入土体微细结构定量试验研究中,用于优化图像质量,为下一步能准确有效地提取量化参数做准备。 4.在合理且便于操作的基础上,对粘性土微细结构形态体系进行划分,并对主要结构参数进行定义和确定算法。 5.通过两类平行性试验,即运用微细结构观测试验系统对两类粘性土分别进行试验观测,利用微细结构定量分析程序GeoImage对采集到的图片进行分析,获取土样在连续荷载作用下的微细结构量化信息。 6.研究受力过程中土体微细结构变化规律,分析粘土体受力作用下微细结构量化信息以及特征参数与其宏观物理力学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7.对这两类较为典型的粘土主要工程性质进行了的结构分析,以此确定有关工程地质参数(如强度特性、压缩系数等)与结构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初步探讨其微细结构的控制机理与土力学特性。
其他文献
钢结构加层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目前房屋加层改造中应用最为普遍,本文将隔震技术应用到框架结构直接加层中,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不同加层体系在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反
学位
因为建设的需要,过去几十年矿产资源被大量地开采,尤其是煤炭的长期超常规无序粗放式开采,使我国众多矿区形成了大面积、大规模的采空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煤炭等矿产
冻融破坏是混凝土破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域辽阔,有相当大的部分属于严寒区,致使不少水利、交通、道路和桥梁工程发生冻融破坏。尤其在华北严寒地区兴建的水工混凝土建筑
由于很多结构控制装置(粘滞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等)的性能都与速度有关,因而常规的慢速拟动力实验不能正确地反映安装速度相关型阻尼器结构的真实性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
本文针对国内隧道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隧道防火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一现状,结合目前国内外隧道火灾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上海外环线沉管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理论对沉管隧道在火荷
众所周知,由于水泥颗粒分布受骨料表面的影响,在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之间形成特殊的结构—界面,正是由于界面的存在,可以将混凝土看成是一种由骨料、水泥浆基体和界面所组成的
城市配水管网担负着将生活饮用水从水厂向用户输配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在管道中发生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水质常常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改善配水管网水质是
本文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两种分析途径出发,利用随机模拟时程分析方法和本文提出的Ritz-POD法对网壳结构的风振响应进行参数分析,探讨了结构风振响应的宏观规律及其风振机理,较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自架设体系结构,结构的刚度是分阶段逐渐组合而成的,因此对其施工过程的精确控制是实现设计成桥目标的关键。对于采用缆索吊装法施工的钢管混凝土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