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移民搬迁、大坝加高、蓄水水位提高的实质性阶段,为预防和控制库区鼠类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安全,对丹江库区不同环境鼠群种类及携带寄生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通过现场监测,采用鼠笼法、鼠夹法隔夜捕获鼠类,在实验室内进行鼠群种类、鼠龄、性别鉴定和体表、体内寄生虫调查、研究。鼠群种类鉴定:按照鼠的分类目录,并根据体型、体重、体长、尾长、毛须特征、颜色、胸背形状特征以及爪的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体表寄生虫搜集方法:将鼠提起尾巴于清洁白瓷盘上方,由上向下用篦子梳理鼠毛后搜集盘中的寄生虫,用毛笔尖蘸水把寄生虫移入75%酒精瓶内保存,按虱、蚤、螨、其他分类计数;体内寄生虫调查检验方法:将鼠类剖腹后,首先以肉眼观察肝脏表面有无病变,如发现有淡黄色、散在或聚集分布的结节时,剪取肝脏病变和部分肌肉(舌肌、膈肌或后腿),分别置于载玻片直接压片法,在显微镜下镜检肝毛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本项调查共布放笼(夹)5000个次,有效笼(夹)4720个次,有效率为94.4%,共捕获各种老鼠355只,发现鼠种1目2科5属7种,分别为社鼠、大林姬鼠、大仓鼠、棕背鼠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库区鼠密度为7.52%,鼠类时间分布上,1-7月鼠密度持续升高,8月、9月维持高水平,9月以后持续下降,至12月份鼠密度降到一年中最低;捕获的鼠类按照鼠龄分成年鼠占86.48%,幼年鼠占13.52%;按照性别分雄性鼠占54.37%,雌性鼠占45.63%。鼠笼法捕获率(8.34%)高于鼠夹法捕获率(6.72%),χ2=4.28。有144只老鼠体表查到携带有寄生虫,鼠体表寄生虫感染率达40.56%,鼠笼法捕获活鼠体表寄生虫感染率(62.05%)高于鼠夹法捕获死鼠体表寄生虫感染率(14.38%),χ2=82.86。查到体内感染有肝毛细线虫鼠32只,体内肝毛细线虫感染率为9.01%,平原的家栖鼠肝毛细线虫感染率高于山区鼠。结论库区鼠密度以及寄生虫携带率均较高,传播相关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风险大,为保障南水北调水源安全,预防相关传染病爆发,应加强对丹江口水库库区鼠类的杀灭。本文应用鼠笼法和鼠夹法捕获鼠类,两种方法捕获率不同,有待进一步增加布放鼠笼鼠夹数量进行证实;鼠笼法捕获活鼠与鼠夹法捕获死鼠体表寄生虫感染率不同,因此若进行鼠体表寄生虫研究应当应用鼠笼法捕获活鼠,以保障反映鼠体携带寄生虫的真实情况。进行鼠类密度与人群病媒生物性疾病之间的研究,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