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实现及存储瓶颈问题的解决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一种PCI/PCI-X高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本系统为一种通用的高速数据采集平台,其采样速率高达100Msps,连续不间断传输和存储速率达133MB/s,可以满足数据的连续采集、实时存储的需求。目前,上GHz的高速ADC采集已经不成问题,但是实时数据存储成了整个系统的瓶颈。对目前基于个人计算机的32bit/33MHz PCI总线的中速采集系统而言,其存储介质一般为IDE/ATA硬盘,受其限制,实时稳定存储速率只能达到30MB/s到50MB/s左右。因此,实时数据存储是高速采集存储系统的一个技术瓶颈。通过大量研究,决定采用支持64bit/66MHz PCI/PCI-X总线和SCSI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的工控服务器作为计算机平台,采用SCSI硬盘构成的RAID作为采集系统的存储介质。单个Ultra-320接口的SCSI硬盘有高达50MB/s的存储速率,多个SCSI硬盘并行工作,使系统的存储速率达到133MB/s以上,实现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本文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叙述,并对本采集系统的性能指标提出要求。同时用大量篇幅对本采集系统的硬件实现和WDM驱动程序/MFC应用程序的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理论验证、仿真结果分析、具体连线以及程序流程图。并着重提出了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存储瓶颈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高性能的数据拆分重组方法,在硬件上采用RAID0技术以获得最大化的磁盘访问速率,在软件上通过增大内存缓冲区以提高磁盘的存储效率。通过这些优化,本系统解决了采集系统中经常遇到的存储速率瓶颈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侦察、电子对抗、雷达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数字通信、图像采集、视频采集、空间信息采集等需要持续采集并存储的项目中。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多模光纤模式群数字化解析。 有限差分方法是一种数字化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光纤基本知识,然后从标量波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分析仪器之一,它通过对血液或者其他体液的分析来测定各种生化指标。现在医院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对各种先进的生化仪需求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化仪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生化分析仪结构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传统的生化仪一般都是半自动化,很多操作需要借助手工完成,数据稳定性较差,功能简单,存储和IO资源相对缺乏,跟
近年来,有关新生儿疼痛的研究证实,反复的疼痛刺激会对新生儿产生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又由于新生儿不能自述疼痛的感受,由此产生了一些针对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工具,其中面部
摘要:“建构”这一话题被人们广泛关注,但普遍缺乏对其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对“建构”的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辨性的解读,从而挖掘其本质意义。  关键词:建构;风格;形式;思辨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方的“建构”文化在19世纪由于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等学者的著作得以传播。其后又由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等学者在当代继续研究发展。“建构
期刊
网格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计算平台,提供了共享和协调使用各种资源的机制,能够将异构的、动态的、地理上分布的计算资源创建为一个虚拟计算系统,以获得理想的服务质量。随着网
摘要:校园生活文化是一种自下而上产生的文化形式,它发源于校园生活之中,又渗透进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影响师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理念来发挥作用。校园生活文化空间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师生生活的容器,各种生活化场景对人的教育作用远胜于课堂,校园空间环境对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校园生活氛围的融合中,表现出教化引导的作用,本文将探究大学校园生活文化空间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车辆和私家车辆的数量增长惊人,给现有的交通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车辆数量大、分散广,给车辆管理带来不便。若能实现对公交、出租、警车
人脸检测是基于图像处理的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是指给定静止图像或视频序列,不管图像中人脸的位置、大小、方向、姿势、光照等如何变化,找到并定位所有人脸确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传感器、计算机和网络三大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配置在恶劣环境、无人区域或敌方阵地中,加之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
摘要:从人们对建筑形态的审美角度出发,将其大致分为对建筑形体构成形态、建筑结构形态,并将此作为建筑形态建构的切入点,从而进行建筑美的创作.文中对这两种建构法进行了分析,并举例加以说明.。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形态包含形状和情态.形式是物质现象,是具体的物质对人的视觉刺激后,人们感受到的某种形状,它是由时空、质地、形象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