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了解亚健康状态一般指标的分布特征,研究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与社会类影响因素、心理类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个人应对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立意抽样获得有效样本数据972例,将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按作用的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按作用的范围分为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即个体水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社会水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所有数据经核对无误后,输入Epidata3.0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的思想,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中,两组以上计量资料的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对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而言,社会水平中的工作类因素得分越高(F=34.57,P=0.001)、家庭类因素得分越高(F=5.79,P=0.001)、行为生活方式类因素得分越高(F=7.12,P=0.001),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越重:个体水平的自我肯定得分越低(F=57.94,P=0.001)、抑郁得分越高(F=22.64,P=0.001)以及焦虑得分(F=56.23,P=0.001)越高,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越重。对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而言,社会支持总分(F=3.32,P=0.019)得分越高,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越低;积极应对得分越高(F=10.58,P=0.001),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越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越高(F=9.18,P=0.001),亚健康状态的严重程度越高。研究结论: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中,在社会水平主要是工作类因素、家庭类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类因素,在个体水平主要是自我肯定差、焦虑感、抑郁感和消极应对:保护因素主要是社会支持因素和积极的应对。在亚健康状态的社会水平的防治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在亚健康状态的个体水平的防治中,精神卫生参与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