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时期官报与民报的发展与联系研究 ——以《北洋官报》和《申报》为中心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所选定的时间段是清末十年新政时期(1901年-1911年),这正是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时期,是中国报刊事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间每年的新增报刊种类不仅远远多于新政之前,甚至超过其后的民国政府统治时期(1912-1949)。封建政体下的报刊事业竟然比民主政体下的报刊事业更为繁荣,这一点是新闻史研究者们始料未及的。目前对这一时期官报的研究远少于民报,对这一时期官报和民报的生存环境及发展联系进行的整体研究就更少了。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官报及民报进行综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选取清末新政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官办《北洋官报》和民办《申报》为中心,辅以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对清末新政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官办报刊与民办报刊的发展状况进行概述,对传统中国的“旧报”与近代以来西方传入的“新报”之间的历史发展与关联进行梳理研究,并进一步论证清末新政时期官报与民报之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联系。其次,对两类报刊在资金、技术、人才和发行等方面的交流与学习进行论证,重点是后来创办的官报对民报在经营方面的借鉴和学习。最后,从思想领域和政治传播领域对两类报刊的关系进行论述,以当时著名的《曾国藩家书》、《退想斋日记》、《忘山庐日记》、《张棡日记》、《钏影楼日记》、《王国维书信日记》、《胡适日记》等文人日记为材料,对其中涉及阅报的内容进行统计梳理,分析当时文人阅读习惯的转变,以及在报刊选择上的差异等方面的内容,对报刊与士人思想转变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讨论。并结合报刊的报导内容,借鉴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分析两类报刊的内容设定与当时政治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在清末新政时期,官报和民报相互学习借鉴,均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发挥了各自应有的作用,实现了中国报纸的现代化转型,并进一步引领了中国社会思想的变革,在中国报刊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讲社源于城乡中集团参拜的组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了经济互助、教育及行政等不同功能的讲社组织。讲社集团在战后其规模和数量都大幅缩水,然而直至今日仍然有不少讲社集团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对福冈县太宰府天满宫飞梅讲社及崇敬会相关人士的采访调查和对太宰府天满宫社报《飞梅》的文献分析,并结合共同体的理论,从地域性、共同性与领域性、公共性的角度,解析处于地域共同体面临崩溃的大环境中的飞梅讲社与崇敬会的
本研究的任务是分析促使印尼人到香港工作的因素,以及分析印尼女性在香港从事家庭佣工中所遭遇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印尼劳工与香港当地人在文化上、生活习惯上、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以及有针对性地比较了印尼劳工去香港工作前后的各种变化。笔者采用了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一手材料来自笔者对相关人物进行的深入分析;而二手材料来自对相关文献、书籍、期刊、杂志、报纸、网站进行收集和整合。本文采用的是基于事实资料而非数学公式的量
本文基于翻译对等理论,以科普著作《世界真奇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What a Wonderful World:One Man’s Attempt to Explain the Big Stuff)第12、13、14章节的汉译为个案,阐述了在科普翻译实践中如何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最大限度地实现形式和语义上的对等翻译,从而实现科普文本信息传递的目的。
基层社会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而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出土为社会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在吴简中,除了传统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县”、“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外,还有临湘侯国独特的一层地方建置——“丘”。“丘”作为地方基层社会中的区域名称,仅在走马楼吴简中大量出现,是一个极具地方性色彩的新名词。其既具有民间社会的性质,又有行政色彩,是连接民间社会与官府的一个特殊单位。“丘”这一名称起源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也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口号越来越响亮。文学是反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理解中国文学作品对理解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文学作品中一般会出现较多的文化负载词,如果不理解这些文化负载词,就有可能看不懂中国文学作品,进而影响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蛙》是莫言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莫言创作生涯中
家族企业是最为古老最为普遍一种组织形式,遍布整个世界,其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家族企业之所以与普通的企业形式不同,就是因为家族企业中包含有家族的因素,即家族内的人财力等有形资源以及社会关系都无形资源,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到家族企业内的决策。因此对家族企业的研究,绝不能脱离开家族而单单对家族企业方面进行研究。而是要关注家族在家族企业中发挥的作用等。家族氛围是家族中很重要
科普文体是一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文体形式。而隐喻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而且是一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段。因此,隐喻是科普文体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结合科普文体的四大特点以及隐喻的两大功能,对What a Wonderful World:One Man’s Attempt to Explain the Big Stuff(《世界真奇妙: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外来语的俳句的翻译法。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有马朗人出版宣传“正宗海外俳句”的句集《鹏翼》。目的在于探究使用外来语的俳句之翻译法,为之后的翻译提供帮助。而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出于诗歌翻译的考虑,选择了安托瓦纳贝尔曼的翻译变形理论,选用了“一词加一句”的翻译方法。而在进行了初次试译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翻译效果。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译文没有得到调查对象的认可。反思原因发现问题出在没有
学位
当今社会随着各种传染病和疫情的出现,国家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预防接种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于是疫苗的管理工作成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接种站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儿童常规接种的疫苗和重点人群接种的疫苗,接种疫苗的情况涉及到常规接种、临时接种、群体性的接种、应急性接种等,而适龄儿童的常规接种是预防接种最重要的部分。疫苗种类的多样化使得儿
东西方艺术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彼此绘画构图取法不同。中国人物画长卷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空间表现更自由,艺术表达更有厚度,能够产生空阔而深远的空间意象。其虚实留白的处理方法和流动性的空间表达方式,影响了我在个人绘画创作中对空间的理解与表现。此文将通过分析陈洪绶作品的空间表现,探究中国人物画长卷空间表现的特点及价值,并总结出其对当下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启示。首先,中国人物画长卷与西方人物题材绘画和其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