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乙肝病毒(HBV)DNA高载量是否会对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产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HCC患者,术前经过恩替卡韦0.5mg qd po或阿德福韦酯10mg qd po或拉米夫定0.1g qd po或后两者联合治疗1-3周后,HBV-DNA值降至103copies/ml或以下的有31例,将这31例患者定义为抗病毒组(HBV-DNA≤103copies/ml,n=31),21例未经过抗病毒治疗且术前查HBV-DNA>103copies/ml的患者定义为非抗病毒组(HBV-DNA>103copies/ml,n=21),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AFP值、Child分级、HbeAg阴阳性、手术方式、切除肝段、手术时间、有无肝门阻断、术中出血、术中和术后有无输血、术后病理分级、术前和术后1天、3天、7天肝功能指标、术前和术后7天HBV-DNA值、术后并发症,运用统计学中t检验、配对t检验,重复资料方差分析,X2检验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结果。[结果]52例HCC患者均得到有效肝切除,术前和术后7天分别查两组患者HBV-DNA值对比,t检验结果非抗病毒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7),抗病毒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918);术前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有无肝硬化、AFP值、Child分级、HbeAg阴阳性、手术方式、切除肝段、手术时间、有无肝门阻断、术中出血、术中和术后有无输血、术后病理分级对比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查两组患者ALT、AST、PT、TBI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50、0.747、0.920、0.676),术后1天、3天、7天复查与术前重复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病毒组患者肝功能恢复优于非抗病毒组;术后两组患者单个并发症对比分析中,非抗病毒组(HB V-DNA ≤ 103 copies/ml,n=31)与抗病毒组(HB V-DNA>103 copies/ml,n=21)患者在难治性腹水(这里定义为经过一定时间严格水、钠控制和充分利尿剂治疗后,仍无明显疗效,术后7天内腹水量>500ml/天)、切口延迟愈合(这里定义为因腹水、胆瘘、感染这三种因素引起的切口不愈合,拆线时间>12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23);在术后总体并发症对比分析中,两组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1.本研究中,非抗病毒组HCC患者手术前与术后围手术期内关于HBV-DNA变化的对比分析,抗病毒组HCC患者手术前与术后围手术期内关于HBV-DNA变化的对比分析,由于病例数少,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术前抗病毒治疗(HBV-DNA降至103copies/ml或以下为标准)更有助于HCC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