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N下一种对换回退缓存技术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与日俱增,以主机为中心的传统网络体系结构正遭遇到一系列的挑战。一方面包括网络流量过载容易导致访问过程中有很大的时延;另一方面网络数据存在大量的冗余但是能被重复利用的部分相当小。作为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networking,ICN)不仅提供了内容命名机制同时也为路由器提供了内建缓存的功能,以便提升内容的复用性。本文研究主要集中于ICN的缓存内容配置问题。ICN节点中的缓存拷贝不仅能够降低请求的时延,同时也能够减轻服务源节点的访问压力。传统的单个节点上的缓存替换机制,如LRU(Least Recently Used)和LFU(Least FrequentlyUsed)等,应用于ICN时,由于只考虑当前节点的情况,会造成各个节点的缓存中会存在大量冗余内容,导致缓存的利用率不高。同时网络内容的访问存在着冷/热模式,关注度暂低的内容经过一段周期后会变得热门起来,再经过一段时期后关注度逐渐衰减。内容热度的动态变化给缓存分配带来了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换回退的缓存配置算法,动态调整内容的分布。首先,本文对于缓存内容设计了不同的存活时间。一方面我们根据内容的请求频率和缓存节点与源节点之间的距离来设置内容的存活时间。距离越远,访问频率越高的内容应该享有较长的生存时间。另一方面缓存中多次命中的内容比较大程度上都已经在下游缓存,本文对于该内容的生存时间给出了一种适当的衰减方式。其次,由于ICN缓存的层次性,各个节点统计到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同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本文根据ICN的特点给出了网络中协同更新内容频率的方式。并利用该频率甄选出值得缓存的内容和计算出对应的存活时间。最后,在完成缓存内容的预处理后,本文根据节点之间维护的信息,将上游请求的热门内容和下游的替换出来的内容对换;同时当上游节点存在缓存空间时,也可将下游替换出来的内容回退到上游节点,控制内容的合理分配。通过仿真实验得到,本文的提出的对换回退缓存配置算法能够充分利用链路长度,保持缓存内容的多样性,减少网络访问的开销。
其他文献
随着协同工作越来越多见,协同工作组织形式出现了新的特点:组织分工详细,协同工作目标设定趋于灵活化,与之相适应,协同工作的组织形式也变得更为灵活。特定的协同工作人员在
医学影像已成为疾病诊断、术前决策、术后检测和术后随访等临床工作的重要依据,医学影像诊断是医学无创伤性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面向医学图像的诊断技术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类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多媒体时代,作为诸多计算机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之一的多媒体视频编码技术也随着应用要求的改变而不断发展着。为此,2006年4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像处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通过对病理细胞的组织形态进行分析,提取出形态特征,对疾病的病理机理进行计算机辅助
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医学成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可供临床诊断的医学图像,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类已成为国内外许多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信息量的逐渐增大和所需信息复杂度的增加,这种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
目前,面向城市/区域仿真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虚拟仿真环境的实时性、沉浸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以更自然的方式来观
随着web服务不断的发展,web服务技术无论在研究领域还是网络应用领域都备受关注,web服务的广泛应用使得web服务的数目也在快速的增加,大量的功能相同或者相似的web服务也在不断
随着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产生了大量的生物通路数据和相关的实验数据。如何整合已有的生物信息数据来探索未知的生物通路信息,并且挖掘各种生物通路、各类物种之间的关系,正变得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人才素质要求多元化的发展,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把教师的教学业绩、科研业绩、道德与管理能力等全面地反映出来,已不再适合社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