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机械结构功能要求愈趋复杂,工程部件难以避免地包含不同类型的缺口和几何不连续部位(如凹槽、孔、切口等),并且往往表现出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而工程结构疲劳失效通常源自出现应力集中的缺口部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准确分析缺口的影响是进行含缺口结构疲劳强度分析与完整性评估的关键。此外,由于全尺寸试验成本与试验条件的限制,通常是基于小尺寸试样开展疲劳试验。而结构疲劳强度与结构尺寸息息相关,因此,合理量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小子样热端部件的概率故障物理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批准号:116720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尺寸效应下含缺陷热端部件的概率损伤容限设计与寿命评估”(批准号:119721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械结构功能要求愈趋复杂,工程部件难以避免地包含不同类型的缺口和几何不连续部位(如凹槽、孔、切口等),并且往往表现出复杂的应力/应变状态,而工程结构疲劳失效通常源自出现应力集中的缺口部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准确分析缺口的影响是进行含缺口结构疲劳强度分析与完整性评估的关键。此外,由于全尺寸试验成本与试验条件的限制,通常是基于小尺寸试样开展疲劳试验。而结构疲劳强度与结构尺寸息息相关,因此,合理量化尺寸效应是由试样疲劳数据推导工程部件疲劳强度的必要条件。其次,不确定性也是影响材料疲劳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受载荷、材料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疲劳寿命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分散性。近年来,临界距离理论的提出为缺口疲劳分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将缺口效应与尺寸效应、不确定性进行耦合分析的理论模型在实际工程中还比较欠缺。针对上述工程需求,本论文系统总结缺口效应、尺寸效应及不确定分析理论及其相关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开展了如下工作:(1)基于Weibull分布与临界距离理论,提出了一种考虑缺口效应与不确定性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基于高应力体积法引入修正因子考虑统计尺寸效应,给出了一套综合考虑缺口效应、统计尺寸效应与不确定性的疲劳寿命预测流程,并结合铝合金2024-T351缺口试样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对比。(2)分析了尺寸效应对缺口结构临界距离的影响,并提出三种方案研究统计与几何尺寸效应对结构临界距离的影响:以缺口尺寸作为修正因子量化了统计尺寸效应对结构临界距离的影响;利用高应力体积法与均值法量化了几何尺寸效应对结构临界距离的影响。通过两种材料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对比,结果表明基于高应力体积法的模型预测效果更好。(3)建立了某涡轮转子部件典型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提取其危险区域的应力分布,并结合基于Weibull分布与高应力体积法修正的临界距离理论的寿命预测流程进行寿命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新模型预测疲劳寿命与该涡轮转子部件的实际疲劳寿命一致性较高。
其他文献
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是用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行业中的一种特殊的真空阀门,因其在工作过程中脱落的颗粒物很少,不会在晶圆运输过程中对晶圆造成污染,故而是半导体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目前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只有国外的公司能生产,国内在这方面还没有涉猎。国内想要研究低粒子高真空插板阀的话,对研制生产出来的阀门进行脱落粒子的粒度检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关系到设计出来的阀门质量是否合格。本文主要就研究了一种针
600V LDMOS在集成电路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率转换的集成电路中,如开关电源电路、半桥驱动、高压栅驱动电路等。在航空航天辐射环境中,LDMOS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对辐射非常敏感,一般来说空间辐射将会产生单粒子效应(Single Event Effect,SEE)和总剂量效应(Total Ionizing Dose Effect,TID)两种失效机制。本文利用Sentaurus TCAD软
玻璃化保存是生物低温保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避免冰晶导致的生物损伤效应,可显著提升细胞或组织的保存效果。高速降温、复温是实现玻璃化保存的关键,但现有方法换热效率低,导致处理通量小、低浓度保护剂下细胞存活率低、应用范围受限。射流冲击换热是一种利用高速射流冲击固体表面的换热方法,其流速高、边界层薄,具有极高的换热效率。本文将射流冲击方法引入到玻璃化保存中,构造面向玻璃化保存的射流冲击换热系统,并对系统
跆拳道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自被奥运会纳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学习、使用。然而,比赛得分的判定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仅凭裁判主观意识判定得分与否,导致国际赛事中屡次发生比赛不公的事件。幸运的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引领下,电子护具自动计分系统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测试改进,已应用于几乎所有的跆拳道比赛之中,已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比赛竞技性并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判定。针对电子护具国内缺乏详细的研
在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中,由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间隔距离近,发射的部分信号会直接泄漏到接收端,而且泄漏能量较高,导致目标回波信号被淹没而无法分辨,使得接收端的阈值灵敏度降低;在单天线系统中,因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共用一根,收发器隔离度较差,所以发射信号泄漏的问题更为严重。为了提高系统的收发效果,消除系统自干扰尤为关键。目前采用的最佳方案是有源射频对消技术。传统的电子学射频对消技术因为受到器件的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控制,且SysML可将所对应的模型实现。多学科分析设计则可在对复杂产品进行分析时,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机载天线作为一种复杂的产品,随着其功能与结构的发展,微小型化、可携带化成为其必要的发展趋势。但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天线的电性能会随其载体的形变与天线自身的变化而改变,且形变与性能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基于此,本论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提
丛代数是由S. Fomin和A.Zelevinsky引入的,目的是用来研究代数群和量子群典范基的全正性。R. Marsh, M. Reineke和A.Zelevinsky首次揭示了acyclic丛代数和箭图表示理论之间的关系。随后A. Buan, R. Marsh, M. Reineke, I.Reiten和G.Todorov[4]引入了丛范畴的概念,给出了acyclic丛代数的一个范畴化。设Q是
TGFβ家族的信号转导由TGFβ受体ALK4或ALK7介导,在脊椎动物胚胎的中胚层和内胚层诱导以及神经外胚层的前-后轴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母体来源的这些TGFβ信号在胚胎发育的什么时期被激活、如何影响胚胎的发育,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SB-431542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实验表明,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ALK4、ALK5、ALK7介导的TGFβ信号的转导。本研究证明,SB-43
毫米波通信是5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在大规模多进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天线系统中应用波束赋形技术可以改善毫米波通信时严重的路径损耗问题。随着集成光子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光真延时波束赋形系统集成在硅基光电混合芯片上,该类芯片大幅缩小了光真延时波束赋形系统的体积,有助于使5G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小型化。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将集成光波导技术与光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地面试验分为自由射流试验和直连式试验。自由射流试验的发动机模型包含进气道,风洞喷管出口的均匀气流在进气道内受到复杂激波结构的影响,在进气道出口即隔离段入口变为了非均匀流。直连式试验没有进气道,风洞喷管直接与隔离段相连,进入隔离段的气流为均匀流。因此,直连式试验结果与更与实际接近的自由射流试验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减小差异,发挥直连式试验消耗小、操作简单的优点,研究人员开始研究畸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