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心性”对汉传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的启示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打造文化主题景区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佛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开发成为了一种流行。然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相关利益部门却普遍把这一特殊文化资源视为创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手段。在“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利益驱动之下,他们一方面打着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和佛法精神的旗号,另一方面却做着“不如法”设计。一些景区为了应对相同性质景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满足游客追新猎奇的想法,不惜斥巨资去建造巨型露天佛像、过于豪华的室内外装饰、佛俗迥异的景观小品、泥古的佛教建筑等途径去吸引游客和信众。这种“不如法”设计不仅有损原佛教文化遗存的历史价值、佛教教义、国家宗教法规,同时也不符合当代佛教景区建设“人间佛教”、“人间净土”的实际需要。面对这种“不如法”趋势,自199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条例,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法律越严佛像越高的窘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对当前佛教景区设计诉求存在差异,且利益主体各方制衡力有强弱之分。作为一名设计学研究者和佛教景区景观设计实践者,本文以佛教景区景观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禅宗美学“心性”思想为核心论点,针对当前佛教景区“不如法”设计的流行,提出在“心性”思想指导下的设计语境能够更好满足当前佛教景区的现实诉求,有效阻止“不如法”设计的盛行,并予以案例和实践证实本文观点。第一章为禅宗美学“心性”史论梳理,从社会文化宏观背景和禅宗美学发展史的理解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在“心性”思想影响下“宗教禅”到“美学禅”的演变过程,挖掘围绕禅宗思想本源“心性”而产生的审美基本特征。第二章为汉传佛教寺院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梳理,解读禅宗美学“心性”对古代佛教寺院彻底汉化的影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针对佛教景区发展现状、设计问题、原因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受禅宗美学“心性”思想启示的设计语境能够有效满足当前景区各方利益的诉求,提供“如法”设计形式,并结合案例给予证明。第四章为理论实证,以参与和调研的南京栖霞三论宗佛教文化园、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实证本章提出的论点。最后,本文认为,佛教景区与旅游开发实际不存在本质矛盾,依据“心性”的审美设计原则,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当代佛教景区既是僧人诵经礼佛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社会大众旅游观光、体验佛教文化、学习佛法精神的“人间净土”,而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亲身体验佛教对人调心、净化内心、提升生命的内在品质功能。这一点与禅宗“心性”审美思想相当契合。
其他文献
应用MRS琼脂和乳酸杆菌琼脂培养基从SPF鸡肠道分离益生菌并计数,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进行种属鉴定。结果发现,分离
<正>背景:亚洲人之心血管疾病死亡以中风最多,大约占四成,而中风的成因除高血压以外,即为吸烟。方法:本研究乃利用一大型台湾世代追踪数据,共412,387人,追踪1996至2008年死于
会议
从中温大曲中分离98株霉菌进行纯培养,通过形态和培养特征初步分析后得到6个不同的类群,从各类群中随机选取1个代表菌株进行5.8S-ITS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菌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软件系统的可信性受到了更大的挑战,软件系统的降级替换是提高其可信性的方法之一。基于进程代数研究了Web服务的降级替换问题。在原有进程代数的基础上,
本文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抗裂试验的结果和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等幅重复荷载作用下正截面疲劳抗裂S-N曲线;讨论了区分A类,B类部
<正> 作者在原文中将中医精神病学发展史分为经典认识、晋唐发展及宋代以后成就三个阶段。经典时期:医学巨著《内经》首先确立了精神病的主要病名——"癫"、"狂",并认为精神
归纳敦煌石窟医方卷子中有关溻浴疗法的相关文献,并选取较为实用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进一步挖掘、整理敦煌医学中的精粹部分,指导临床实践,丰富诊疗方法。
针对当前路面上时有发生的爆胎事故,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防爆轮胎的设计。针对爆胎事故的起因,本文对市面上的填充材料及成品进行对比,并提出了材料的选取及模型的构建过程的
汉防已为防已科植物粉防已的干燥块根,近年来,由于农区化学除草剂等农药过度使用和农田、河堤工程改造,加上受高价刺激,导致药农无序采收,造成该品种特有的生存空间的压缩,使野生资
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对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意义重大。论述了一种新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单次测量可以达到亚皮秒(〈1ps)量级的测量精度。该方法利用声表面波色散延迟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