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吸附材料淀粉微球的制备和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28380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为: (1)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研究制备条件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推导出平均粒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项回归方程,以期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实现对实验的预测和控制。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对CSM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反相悬浮技术合成淀粉微球工艺较简便,反应时间较短,反应条件温和,各因素较易控制,重现性好。对CSM的结构研究表明,除可作为药物载体外,CSM还可作为良好的重金属吸附剂和负载金属催化剂载体; (2)研究了CSM对Cu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SM对Cu2+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CSM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Cu2+,Cu2+可与CSM上酰胺基和羟基形成配位键,吸附Cu2+使CS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使CSM总体热稳定性下降,Cu2+对CSM主链的分解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3)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SM对Ni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308~32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Ni2+吸附行为同时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CSM吸附Ni2+的吸附焓变△H、吸附自由能变△G、吸附熵变△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减小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热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CSM对Ni2+其吸附为物理吸附过程,对吸附容量的贡献主要来自于CSM的相当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4)研究了CSM对Co2+的静态吸附行为,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特性,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Co2+吸附等温线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不同温度下,CSM吸附Co2+的吸附焓变△H、吸附自由能变△G、吸附熵变△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过程,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Co2+,吸附同时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控制,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1为0.0686min-1,二级速率常数k2为0.0023g.mg-1.min-1。
其他文献
他6岁习字,一本《曹全碑》打开了他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大门。1959年,出生于陕西华县的刘建武,八百里秦川、泱泱渭水浸润下的传统文化和淳朴民风,给了他最初的滋养和艺术的启
菏泽第二场公车拍卖成交58辆t9月1日上午,菏泽市级机关公务车改革取消车辆第二场拍卖会开拍,参与本场拍卖会的竞拍者相对于第一场理性许多,65辆公车中,有58辆成交,底价总额为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一些品牌为之欢欣鼓舞,将其视作一个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的平台: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品牌对此犹豫不决,担心互联网的自由,给消费者恣意宣泄的机会,会给品牌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对能源的需要也与日俱增,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中最
巴菲特有句名言:“树立声誉要二十年,败坏声誉只要五分钟。”现在看来,这更像是对他自己的警告和鞭策。被西方人称为“奥马哈先知”、中国人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最近有点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电脑、手机、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信息化社会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平台,信息传播呈现“时间上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内容无屏障”的状态,它不但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而且正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等方方面面。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超常而巨大的,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分享性等特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老人与海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的第二课时.他们在教学中都设计了课堂小练笔,但效果却截然不同.rn[课例一]rn教
采用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盐酸丁卡因与某些卤代荧光素染料的相互作用,发展和建立了某些分子光谱技术测定盐酸丁卡因的简便、快速、高灵度的新方法,也扩展了RRS、FDS和SOS的应用范围。探讨了它们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分析应用,结合量子化学的AM1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盐酸丁卡因-赤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