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价理论角度评析《人生不设限》译文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交往在广度和深度上日渐加深,在这其中,作为“桥梁”的翻译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在翻译实践中,对于原语语篇整体态度的把握及其在目的语语篇中的再现一直是困扰译者的一个问题”(张先刚,2007:35),但若想提升翻译质量,真正保证译语受众能够尽可能接受到与源语受众同等的信息,译者必须重视对于态度的分析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再现。因此,对于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态度分析工具”(ibid)的评价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运用显得十分重要。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评价理论主要涉及人际功能。自诞生起,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逐渐从话语分析扩大到外语教学、文学分析和翻译研究等。但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应用相较其它方面而言仍占少数且相对局限,多以商标、广告这类短篇文本的翻译分析以及不同译本的对比分析为主,很少被用于对于正式出版物单个版本的译文进行评析,然而,为了更好地提升译著质量,运用评价理论对于译文进行审校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人生不设限》及其译文作为文本,运用评价理论首先对原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立场等内容的评价性语言,然后对比中文译本,对于该部分内容的翻译进行评析,检视翻译是否准确、恰当,有无误译、漏译、不合适之处,并针对需要修改的部分给出参考修正译文。研究结果表明《人生不设限》及其译文中存在较多评价性语言,既有显性评价,也有隐性评价。整体而言,《人生不设限》译文对于包含评价性语言的内容的翻译较为恰当、准确,误译、漏译、不合适之处较少,但仍有部分译文可以进行修改。本研究以此验证,从评价理论角度对于正式出版物单个版本的译文质量进行评析是可行的,并且有助于提升译著的整体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居住环境污染严重,心理压力愈发增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不
2007-04—2009-10,我们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寻常痤疮50例,并与单纯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