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平台惯导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对核辐射等外界干扰因素不敏感的优点,广泛应用在长航时高精度的系统中,特别是在战略导弹中。为提升战略导弹命中的精度,就必须要提高平台惯导系统的精度。目前,相关科研人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提升惯导系统的精度,一是采用先进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并改进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与整体装配工艺,二是提升惯导系统的标定精度并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在惯性仪表的制造工艺的研究,需要考虑温、湿度等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台惯导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对核辐射等外界干扰因素不敏感的优点,广泛应用在长航时高精度的系统中,特别是在战略导弹中。为提升战略导弹命中的精度,就必须要提高平台惯导系统的精度。目前,相关科研人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提升惯导系统的精度,一是采用先进材料与热处理技术,并改进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与整体装配工艺,二是提升惯导系统的标定精度并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在惯性仪表的制造工艺的研究,需要考虑温、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其他许多未知因素,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通过提升仪表的制造工艺来提高仪表的精度已经达到瓶颈期,精度提高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些年,利用高精度的惯导测试设备并配以先进的测试方法来标定惯性仪表及惯导系统的误差,最终对其进行补偿,被证明一种有效提高平台惯导系统精度的方法。本文以平台惯导系统以及系统中所使用的惯性仪表——石英加速度计和液浮陀螺仪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分析所使用的惯导测试设备的误差源,结合惯性仪表的误差模型,建立惯性仪表和平台惯导系统在测试设备上准确完整的标定模型,设计可以有效消除或者抑制设备误差的测试与标定方法。首先,研究了石英加速度计高阶误差模型系数在精密离心机上标定的误差补偿抑制技术。为了消除精密离心机动、静态误差源对标定精度的影响,考虑离心机误差后,建立了9个坐标系,并通过齐次变换传递运动参数和误差,得到了作用在石英加速度计三个轴上的精确比力输入。设计了3种安装方式下12个位置的测试方案,基于石英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和精确计算的加速度计输入比力,推导了石英加速度计的指示输出,建立了石英加速度计的能够抑制补偿精密离心机误差的标定模型。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精确辨识和标定了石英加速度计的所有高阶误差模型系数。在标定方法中,将精密离心机的动态误差引入观测向量,将静态误差引入待辨识的系数向量,自动消除了离心机静态误差,抑制了动态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误差分析表明提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石英加速度计高阶误差模型系数的标定精度。其次,研究了液浮陀螺仪在双轴转台上的测试与标定方法。将双轴转台的设备误差,液浮陀螺仪的安装误差以及液浮陀螺仪自身的静态误差建立在陀螺仪的标定模型中,在1g重力场中分别建立了16位置和20位置陀螺仪的输入输出模型。采用误差分离技术与最小二乘法来标定液浮陀螺仪的误差模型系数。与传统的8位置标定方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两种多位置标定方法可以自动规避双轴转台误差,也可消除不易测量的陀螺仪安装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液浮陀螺仪的标定精度。最后对提出的多位置标定方法进行误差分析,误差分析表明液浮陀螺仪的误差模型系数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了液浮陀螺仪静态误差模型系数中二次项系数的测试与标定方法,提出了基于线振动台的振动周期整数倍的测试方法来标定液浮陀螺仪的二次项系数。在充分考虑线振动台的寄生转动和垂直度误差,测试时产生的角振动以及陀螺仪的安装误差的基础上,设计了六位置法来标定陀螺仪二次项系数的标定方案。该方法抑制了线振动台的寄生转动、测试时产生的微小角振动以及陀螺仪的安装误差对标定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液浮陀螺仪在线振动台上测试的精度。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的标定出陀螺仪的二次项误差模型系数,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最后,研究了平台惯导系统误差模型系数在带有反转平台精密离心机上的测试与标定方法。首先分析了精密离心机的误差源,结合平台惯导系统中所用惯性仪表(液浮陀螺仪和石英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推导了平台惯导系统在离心机上的标定模型方程,即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该模型以平台惯导系统的欧拉角、惯性仪表的误差模型系数、仪表的安装误差并特别考虑了离心机设备误差作为系统的状态量,以加速度计的输出和平台的欧拉角作为整个系统的观测量。然后为了降低一次性辨识所有系数的复杂性,设计了平台惯导系统在离心机上多位置的组合标定方案,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分析,采用非线性卡尔曼滤波辨识和估计了液浮陀螺仪和石英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系数,分析了离心机设备误差对误差模型系数标定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离心机设备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平台惯导系统的标定精度,特别是高阶误差项。同时,分析了精密离心机的半径误差和主轴与反转平台的转速误差对标定结果的影响,验证了补偿半径误差和将转速误差控制在一定精度范围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典型热防护材料关键组分之一,硅基材料与离解空气中氧原子之间的气固相互作用会对材料表面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产生重要影响。硅基材料表面在气固相互作用下形成氧化硅保护层时,除了可以保护内部材料免于发生氧化,保护层的低催化特性也会很大程度缓解表面氧原子催化所产生的化学热效应。然而当表面不形成保护性氧化层时,内部材料氧化程度显著加大的同时会带来严重剥离损伤的风险。硅基材料表面与氧原子之间气固相
不断微型化、密集化、高频化、功能化的电子元器件使得电子设备中热点和冗余热已严重影响其内部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2016年《自然》指出:由于散热问题无法解决,“Moore定律”即将消失。为保证电子设备快速地持续发展,电子设备的有效热管理已成为该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电子封装材料的开发成为实现有效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基于应用的考量,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由于兼顾轻量化、绝缘性、抗冲击性、易加工、可设计
聚烯烃的优良性能使其在广泛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其中聚烯烃催化剂的研发对于高性能聚烯烃材料起着核心作用。催化剂中给电子体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立足于1-丁烯聚合用催化剂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载体结构、内外给电子体、负载化和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行为和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Ziegler-Natta催化剂用于催化1-己烯均聚合的研究。在聚合物表征的基础上,
随着对表面反应研究的日益深入,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逐渐由之前的分子自组装向表面反应过渡。基于希夫碱反应的可逆性,可以将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与动态共价化学结合,从而在表面制备新颖的纳米结构。另外,表面主客体化学也是构建表面纳米结构的重要手段。表面主客体化学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客体分子在孔状主体结构中的填充,另一种是客体分子对特定主体组装结构的诱导。基于客体分子的诱导作用,可以实现对表面动态化学组合库
无线上网(Wireless Fidelity,Wi-Fi,也称无线保真或行动热点)因其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无需布线等优势,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无线电电子设备的信号传输,成为环境电磁辐射的最大来源。近身接触的手机、人体域网、可穿戴电子设备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发出的Wi-Fi信号辐射可以穿透手指和头面部较薄的皮肤肌肉到达骨组织,对骨细胞的主要功能造成潜在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都是电磁
气浮导轨具有精度高、摩擦小和寿命长等优点,是高精密、高速运动领域直线运动基准构建的关键技术。但是气浮导轨存在刚度和稳定性相互制约、承载力和刚度普遍较低的问题,特别是在极端工况下,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研究气浮导轨承载力、刚度和转动刚度的影响因素,对提升气浮导轨的性能,扩大其在高端制造装备及精密测量设备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高速可变光阑系统中高速、高加速度扫描运动的气浮导向技术需求,
煤衍生碳黑可影响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温度场分布及污染物形成;且大气中的碳黑对环境与健康都有恶劣影响,其产生机理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针对煤中离子可交换态Na(INa)与物理吸附态Na(ANa)对煤衍生碳黑的产生特性与理化性质的影响展开研究,可以揭示碱金属Na影响煤衍生碳黑形成的作用机理。因此,本文在对煤粉炉与层燃炉的现场测试研究中分析了燃煤锅炉PM2.5中的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又对原煤、酸洗
恶臭污染会造成人们居住环境的恶化,引起人体嗅觉器官的功能紊乱,已成为我国政府和民众关心的重要环境问题。乙硫醇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和石油天然气组分,是典型的挥发性含硫恶臭污染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和极低的嗅觉阈值,少量的废气排放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农药生产和石油化工企业排放的乙硫醇恶臭气体通常具有排放浓度高、间断性排放和污染物含量波动性大等特点,针对此类恶臭气体,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处理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挑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够以太阳能为驱动力实现废水中污染物的消除,还可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石燃料,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理想途径。但高效率光催化剂的开发仍存在载流子复合速率快以及氧化还原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从动力学上改善光生载流子的传输与分离能力,并有效增强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是高效光催化剂开发的关键。近年来,从仿生学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