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用户地址空间内存注入攻击取证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取证技术是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的基本步骤,恶意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的异常或未授权操作,可通过分析系统的磁盘驱动器或物理内存进行检测。近年来,常见的内存注入攻击不会将关键的数据写入磁盘,这使得传统的磁盘取证无法取得有效的数字证据,而针对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存取证技术逐渐在数字取证领域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内存取证领域几乎只关注系统的内核地址空间,而对用户地址空间的研究较少,常见的内存注入攻击技术往往在用户地址空间注入恶意代码;另一方面,Windows 10系统作为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是网络攻击者重点关注的目标。因此,本文提出针对Windows 10 64位系统用户地址空间的内存注入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地址描述符(Virtual Address Descriptor,VAD)树的Windows 10系统的用户地址空间遍历方法。方法基于VAD树确定用户地址空间分配的基本信息,如起始地址、终止地址、占用大小、分配权限和内存类型,通过解析相关元数据描述映射文件、共享内存、进程堆、线程栈和系统保留数据等相关内存区域;2.基于以上的Windows 10系统用户地址空间遍历方法,提出了一种Windows10系统内存注入检测方法。方法首先将用户地址空间抽象为映射文件区和非映射文件区,基于页表条目(Page Table Entry,PTE)获取全部具有可执行权限的页面。将属于非映射文件区的可执行页面作为可疑页面输出,属于映射文件区的可执行页面与磁盘中的PE文件作哈希值对比,出现哈希值不同的页面作为可疑页面输出。3.基于Volatility和Rekall开发了Windows 10用户地址空间遍历插件win10userspace,插件能够能够输出目标进程中分配的内存区域的关键信息,满足基于内存转储和实时响应的取证需求。基于Volatility实现了Windows 10系统内存注入检测插件malfindplus,输出进程中可能包含注入代码的页面。本文提出的基于VAD树的用户地址空间遍历方法能够辅助取证分析人员明确进程用户空间布局,在保证不流失有效数字证据的前提下筛选出可访问的内存区域,并明确其详细信息,能够减少取证分析人员检测、定位和提取恶意代码的工作量;提出的Windows 10用户地址空间内存注入攻击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常见的几种内存注入攻击,能够提取出被注入恶意代码的页面,辅助取证分析人员快速定位和提取被注入恶意代码的内存空间,以便开展后续的恶意代码分析和安全响应工作。
其他文献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发热出疹性疾病,是发达国家中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原因,该病的主要症状均无特异性,因此容易与其他发热性疾病混淆,导致误诊。因此,KD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病率。本研究拟通过基于NMR和UP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来鉴别和确证川崎病的诊断生物标志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共有194例川崎病患者(Kawas
学位
近年来,高理论容量、低生产成本以及高安全性的水系镁离子电池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高性能正极材料的开发是促进水系镁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钠锰氧化物常用作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作为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报道较少。研究中发现,钠锰氧化物存在着存储空间少、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其比容量低和循环稳定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工作通过控制水热合成时间和掺杂钛元素实现材料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有
学位
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于人体的机体恢复和整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睡眠分期是睡眠质量评估的基础,也是诊断睡眠相关疾病的关键一步。目前,医学上对于睡眠状态的分析主要是通过专业医师通过读取多导睡眠图信息进行睡眠阶段的判读,这一过程会夹杂着主观性因素从而导致判读结果会相对缺少客观性,而且这一过程也会耗费时间,因此自动睡眠分期算法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研究的,对现阶段在信号分
学位
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分类识别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等不可控因素的限制,在现实环境中,得到的文物图像分辨率往往会受到影响,阻碍了文物数字化处理的发展。文物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可以提高文物图像分辨率,增强视觉效果,在文物数字化领域有着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在对基础生成对抗网络及常规算法进行研究分析后,提出改进的文物图像超分辨率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详细介绍图像超分辨率领域和深
学位
漫反射率是表征探测目标反射特性的关键光学参数,携带有丰富的物质结构和组成信息。传统漫反射率测量方法只能进行单点测量或接触测量,且测量设备昂贵。而空间频域成像法(SFDI)是一种新兴的兼具低成本、大范围等特点的非接触成像技术,在学术领域和业界备受青睐。但通过SFDI技术只能实现漫反射率二维成像,缺失了三维信息,无法满足需要更加丰富的空间信息的需求。本文将SFDI技术与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相结合,同时获
学位
SF6因具有优越的灭弧和绝缘性能大量应用在绝缘领域中,但在长期工作的气体绝缘设备中可能会发生局部放电等故障,引起SF6的分解产生SO2F2、SOF2、SO2、H2S和HF等特征气体,进一步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利用沸石多孔材料对SF6分解气体的气敏性响应,可以实现对SF6气体绝缘设备的在线监测;同时还可以利用沸石材料对SF6分解气体的选择性吸附分离和膜分离实现对SF6绝缘气体的净化。选取了全硅型MER
学位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北京市36家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及其个人信息,采用χ~2检验对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共收集27 619份病例标本,其中有2 485份
期刊
主给水泵驱动电机作为核电站主给水系统的核心,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特点,而电机的高功率密度往往伴随着振动大、温升高等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此类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电机高功率密度带来的电磁振动问题,以一台11.5MW核电站主给水泵驱动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电机电磁振动产生的原因,论述抑制电磁振动的措施。根据不同槽配合对电磁振动的影响,提出四种槽配合方案,运用解析法推导四种方案下径
学位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具备可大功率场合运行、电压利用率高、容错控制好等优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复杂,在电机功能性测试中,成本高、能耗多。再考虑到独立电源供电时,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存在零序电流,影响系统性能。因此替代实体电机完成功率级测试以及有效的抑制零序电流的产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建立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基础上,对独立电源供电的双逆变器结构存在零序特性等问题进行
学位
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发展使其在各个领域中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以及个性化推荐等。为了提供更加精确和多样化的服务,机器学习技术需要进行海量的数据收集与训练。然而,这些用来训练的用户数据通常涉及个人的敏感信息,直接将用户数据用于模型训练将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隐私保护方案使得数据隐私得到保障。本地差分隐私作为一种新兴的隐私保护方法,与传统差分隐私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