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是蒙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因此,对蒙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就具有不同于母语教学的特点,作为汉语教学重要一环的词汇教学也突显出自己的特征。从教学性质上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汉语词汇教学是对蒙古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其次,汉语词汇教学是一种基础性的语言教学活动;再次,汉语词汇教学是一种交叉性的词汇教学活动。因此,蒙汉两种语言中易混淆的词类、蒙汉两种语言中不对应的词语的词义、文化词汇、成语等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对蒙古族学生来说,词汇学习在汉语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不只因为汉语词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无数个成员,而且也因为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此外,汉语词汇还同使用这种语言的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特征、思维习惯有密切关系。而据调查,蒙族学生运用汉语词汇遇到困难时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借助母语,借助已掌握的汉语词语,根据对汉语词语个别语素的了解用词,依据汉语知识造词。汉语词汇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汉语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上。从蒙古族高中学生实际运用汉语词汇的种种错误中,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是学生头脑中的汉语词汇缺乏系统性,作为母语的蒙语从各个方面干扰着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而且缺乏在具体语境中运用的训练。因此,汉语词汇教学的关键,一是使蒙古族学生准确无误地掌握大量的汉语词语,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汉语词汇系统;二是培育学生的汉语思维,增强实践性操练。基于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规律和性质,以及蒙古族高中学生运用汉语词汇时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合蒙古族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主要包括系统性建构策略,引导性迁移策略,语境性教学策略。系统性建构策略是指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汉语词汇网络,使学生对汉语词汇的把握具有系统性。引导性迁移策略,指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汉语和蒙语情况,比较汉语词汇与蒙语词汇的异同,主动地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语境性教学策略就是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将词汇融合到句子和语篇中去,在语境中实现其交际功能,以提高记忆效果,减少语用错误。实践证明,这些手段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汉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