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性话语是一种动态且复杂的交际现象。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学者们多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来展现其动态交际性。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冲突性话语涉及冲突方的面子问题,因此,以往也有很多研究从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出发,而面子理论不能较为全面的揭示地动态交际中的面子问题。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结合Arundale的面子共建理论和会话分析,在充分分析相邻话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冲突方在互动中的面子和关系问题。本文从面子共建理论和会话分析的角度出发,以本文第二章中,冲突性话语的定义作为语料选取的标准,从美剧《绝望主妇》和《单身毒妈》中共选取了96个青春期亲子冲突片段,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语料进行分析,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研究:(1)美国青春期亲子冲突的类型有哪些?(2)美国青春期亲子冲突性话语是如何实现的?(3)美国青春期亲子冲突发生后,哪些措施使得彼此之间的关系由疏离转向联系?针对第一个研究问题,本文结合面子的关系性,根据疏离和联系的辩证存在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从人际关系的疏离性或联系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冲突中的哪一方意图疏离与另一方的人际关系,从而得出美国青春期亲子冲突的类型;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文在会话分析的帮助下,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总结美国青春期亲子冲突性话语的言语实现形式;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文在面子共建理论和会话分析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邻话轮,分析冲突方之间的面子问题以及关系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引起冲突方之间关系由疏离走向联系的策略。结合以上研究设计,在对所收集语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之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父母与其青春期子女之间存在三种冲突,即:青少年子女意图疏离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意图疏离与其青少年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少年子女与其父母双方均意图疏离与彼此的关系。前两种冲突类型属于典型的两方冲突(从冲突的开始到结束只有两方参与,并不存在第三方干预冲突)。最后一种冲突类型中包含典型两方冲突和一种更复杂的两方冲突。在这种更复杂的两方冲突中,冲突由两方发起并维持,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第三方对冲突进行干预,在第三方作为冲突方干预冲突之前,他(或她)作为一名旁观者,与正在发生冲突的一方之间存在隐性冲突;而当他(或她)选择与正在发生冲突的其中一方结盟并介入冲突之后,他(或她)的身份由旁观者转变成为旁参与者,与未结盟的一方存在显性冲突;在冲突的实现方面,本文认为在词汇方面主要包括詈骂语、情态词和强调词。在句型方面主要包括否定性祈使句、否定疑问句、反义疑问句以及条件句;在冲突的缓解策略方面,本文发现冲突双方最常使用的策略是退出(52.28%),其次是屈服(20.61%)、第三方干预(12.37%)、妥协(11.34%)、话题转移(2.06%)、意外事件打断(1.03%)。本研究是对以面子共建理论为指导,结合会话分析方法的青春期亲子冲突性话语的有利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