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魏斯氏菌BSP201703对肠上皮细胞闭锁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益生菌益生作用的不断发现并被报道,加之其应用优势,越来越多的益生菌被用于研究它们对肠道疾病的改善作用。本实验室早期从大熊猫的粪样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的乳酸菌,融合魏斯氏菌BSP201703(Weissella confusa BSP201703,W.confusa BSP201703)。动物试验初步表明W.confusa BSP201703对肠道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而其机制尚未阐明。故此,本研究利用细胞模型开展体外试验,旨在验证W.confusa BSP201703对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调控肠上皮细胞闭锁蛋白(Occludin,Ocld)表达的可能机制。研究选择Caco-2细胞为试验对象,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处理建立肠上皮屏障受损模型,通过测算有无W.confusa BSP201703预处理的肠上皮屏障受损模型单层细胞跨膜电阻值(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4(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dextran 4,FD-4)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并与完全空白组比较,体外分析W.confusa BSP201703对肠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随后,参考CCK-8试验结果,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分析不同因子对Ocld表达的影响,为后续开展探究W.confusa BSP201703的作用机制试验优化LPS的使用浓度、益生菌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等参数;最后,使用特定激酶的抑制剂或受体的拮抗剂处理细胞单层膜,运用WB方法分析目标蛋白表达变化,通过与W.confusa BSP201703处理组和LPS处理组比较,以此说明特定激酶或受体是否参与了W.confusa BSP201703调控Ocld蛋白表达的过程。结果:在Caco-2细胞模型中,W.confusa BSP201703预处理可有效缓解LPS诱导的TEER值降低和FD-4 Papp升高,保护肠上皮屏障功能;以紧密连接蛋白Ocld的表达为依据,同时参考细胞增殖-毒性试验数据,试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用100μg/m L的LPS刺激Caco-2细胞单层膜2 h可建立合适的肠上皮屏障损伤模型,使用浓度为1×106CFU/m L的W.confusa BSP201703预处理肠上皮屏障6 h,对LPS刺激细胞Ocld的表达改善作用最佳;机制探究试验结果显示,W.confusa BSP201703预处理通过抑制LPS诱导的ROCK1(P<0.01)和磷酸化p38 MAPK(P<0.01)水平升高,增加细胞MLCK表达量(P<0.01),进而发挥对Ocld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TLR2的拮抗剂Cu-CPT22预处理Caco-2细胞单层膜消除了W.confusa BSP201703对Ocld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表明TLR2是W.confusa BSP201703在肠上皮细胞上的作用受体。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体外证实了W.confusa BSP201703对紧密连接蛋白Ocld表达和肠上皮屏障功能维持的积极作用,并发现ROCK/p38 MAPK/MLCK信号通路是W.confusa BSP201703调控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ld表达的作用机制之一,TLR2为W.confusa BSP201703在Caco-2细胞上的作用受体。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为W.confusa BSP201703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然而,W.confusa BSP201703发挥作用的有效结构元件尚未被发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大相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高原山地与成都平原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部,被划分入国家大熊猫公园地理片区,同时作为中国特有Ⅰ级保护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的自然分布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科研价值。本研究在多次调查的基础上,对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植物区系组成、群落结构、更新现状、群落演替时期、重要值和种间联结性、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探究,综
人类和动物生活早期所经历的不良事件(如母婴隔离或早期社会隔离)会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建立和维持社会联系对于社会性物种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对啮齿类进行单笼饲养会造成其社会隔离,是社会接触与社会互作的剥夺。与其它社会应激模型相比,社会隔离应激模型对实验动物的人为干扰以及物理伤害最低,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条件下精神疾病的形成过程。青春期是神经可塑性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是控制机体应激反应神经回
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主要感染幼龄大熊猫,对大熊猫的繁育、健康及野化放归带来重大威胁。因此,加强GPRV感染的监测和开发简单、快速、高灵敏度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成为防控重点。通过对GPRV血清分型的鉴定,分析其流行趋势和遗传进化规律,为疫苗的选择和研发提供基础数据。1.大熊猫轮状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对于病毒检测而言,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
川北小流域区内地势复杂,植被丰富,多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以及不合理的配置,导致土壤质量退化,土壤侵蚀严重。开展小流域土壤抗蚀性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本文以研究区马柏栎混交林、马柏混交林、柏木纯林、巨桉纯林、竹林五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7个土壤抗蚀性指标,通过室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种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抗蚀特征与颗粒特性,分析了两者间关系。在此基础上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隶属黄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感染2-3周龄的雏鸭或8周龄的小鸭,引发以浆膜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或慢性败血症,病死率极高,给鸭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本研究旨在评估9型分泌系统蛋白B739_0093是否能够作为一种保护性抗原。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RA-CH-1 B739_0093蛋白作为一种9型分泌系统蛋白的鉴定序列分
花椒(Zanthoxylum)是德昌县特色林业产业之一,但个别地区栽植多年效果不理想,存在大小年明显、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德昌县花椒产业的发展,急需找到适合的花椒优株,以此来改良当地花椒品种。因此,本研究以德昌县花椒种质资源为对象,进行花椒选优指标筛选,优树管理措施、立地条件、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的调查和测定,运用层次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花椒优树进行综合评价和决
参麦注射液,来源于古方参冬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休克以及心血管疾病,主要成分来源于人参及麦冬中的皂苷类物质,几乎不含有水溶性多糖组分,因此在参麦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会将含有多糖成分的药材作为废渣遗弃。本课题利用水提法从参麦注射液的药材废渣中得到多糖组分,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进一步将提取得到的粗多糖制备成为口服液制剂,评价口服液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结合动物实
眼动信息是指主体在从外界获取视觉信息时眼球转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研究眼动信息是研究视觉加工的有效手段,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的分析和诊断。从近年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医学领域对眼动的研究和探索从最早的对前庭功能障碍和眩晕症的诊断扩展到对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症、自闭症等精神障碍的研究。但国外内的相关研究总体来说还很薄弱,一方面研究主要针对单一病症展开,缺乏综合分析;另一方面,信息处理多采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其花为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牡丹的根可以入药,俗称丹皮,具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等功效;而牡丹种子提炼的牡丹籽油因其富含α-亚麻酸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所以牡丹近些年被纳入新型木本油料。本试验以采用植物生态学的常规方法,于2018和2019年在四川温江成都农林科学院研究了凤丹(Paeonia ostii)的授
目的: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Q-TOF-MS)技术探讨肝细胞癌的血清及健康受试者血清的代谢差异,寻找辅助诊断肝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探索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02月期间就诊于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患者的HCC血清,所有标本均为通过病理确诊的HCC血清样本40例,同时收集健康受试者血清样本40例。利用HPLC-Q-TOF-MS技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