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与认同:唐代的“六州胡”群体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州胡”是东突厥汗国灭亡时跟随突厥降人投靠唐朝的粟特人。他们最初被安置于六胡州地区,因而学术界把这一群体称之为“六州胡”。与中亚城邦和丝绸之路上的粟特胡商、乐人不同,由于长时间生活于东突厥汗国,“六州胡”身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内亚游牧民族特性。降唐之后,“六州胡”不仅仍保持着善于骑射、勇于征战的突厥传统,而且在生活习性、文化认同等方面亦留下了诸多突厥痕迹。在之后发生的康待宾之乱、安史之乱等一系列对唐帝国北部边疆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中,我们都能找到“六州胡”的身影。有意思的是,作为突厥降户的“六州胡”,虽臣服唐朝多年,但他们的“突厥记忆”并未遗忘。诸如一系列突厥化官职地设置、对突厥势力的亲和等等。在这些事件中,“六州胡”身上的“突厥记忆”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安史之乱平定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帝国也彻底平息了突厥因素威胁。从这场大乱开始,“六州胡”陆续迁出了六胡州地区。他们中的一分部追随安史余党,进入河朔藩镇,另一部分则迁往河东,与代北的沙陀部落结合,但“六州胡”对唐代历史的影响并未就此终结。河北的“六州胡”成了藩镇精兵,河东“六州胡”作了沙陀盟友。他们依借着河朔藩镇与代北沙陀,这两个晚唐五代最有影响力的集团又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五代宋初,对中原王朝政治、文化、军事诸方面的介入,推动了沙陀人的华化进程。与此同时,“六州胡”也跟随沙陀人在新一轮民族消解的大环境中,融入汉民族的汪洋。
其他文献
绘画向来以宋元并称,宋代是中国画的高峰期,在这方面既无愧于唐代,更可以傲视明清。北宋山水画中的"亭子"一般都藏得比较深远隐蔽。北宋时期山水画中的亭子位置处于画面的较
<正>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睡眠质量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自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血压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住院及门诊高血压病人。填写问卷调查:匹兹
会议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是心脏重塑的主要表现,肌成纤维细胞是心肌纤维化的主要细胞,是心肌纤维化防治的主要靶点,心肌纤维化过程中,诸多
本文对《武林旧事》的成书原因,从三个方面做探讨,首先是题材类型的溯源,其次是家世渊源及家庭环境影响,周密的创作倾向,是与他的家族有很着深切的联系的,可以说是继承了其父
在必要的条件企业需要吸纳新员工以保证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阐述了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并针对以往观点,结合现实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通过对油茶各家系3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各油茶家系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比较高,虫害危害也较低;各家系间树高、地径差异极显著,树冠差异显著。闽优无性系在树高生长量、地
寿州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唐代大一统时期,寿州为普通州郡,主要发挥其经济和交通价值。但由于其所处的淮河南岸的地理位置,一来河网密布,其交通作用在唐后期日渐突出;
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一片繁荣时期,我国的资本外逃主要是过渡性资本外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有大约20%的投资来源于这种外逃的内资。可见,过渡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