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自行设计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给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试研究系统, 详细探讨了臭氧后氧化对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的去除、对原水中致病微生物的灭活效果等情况,所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
(1)臭氧后氧化对有机物综合指标的去除情况表明,随着后臭氧量的增加,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紫外消光值(UV254)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总体上呈逐步升高的趋势,但对于中试水源良好的情况,其作用尚不十分明显。对于“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系统,过多地投加后臭氧,对CODMn、UV254和TOC的去除贡献不大。
(2)后臭氧接触塔中锰对有机物催化臭氧化有促进作用,对于含锰浓度较高的源水,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既能够发挥臭氧与锰对水中天然大分子有机物的催化氧化作用,提高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COD)的转化率,又能够有效地除锰,保证锰指标符合饮用标准。
(3)臭氧后氧化对三氮的去除情况表明,臭氧并不能氧化氨氮(NH3-N),后臭氧接触塔出水NH3-N值与臭氧投加量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相反,经后臭氧接触塔后得出水NH3-N值较砂滤出水有所增加。当后臭氧投加量达到2.0mg/L时,亚硝酸盐氮(NO2-N)已无法检出。
(4)对臭氧后氧化对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后,氯化消毒副产物得到了很大程度得降低;中试系统的常规工艺出水水质好于新塘水厂的出水、碳滤出水要优于砂滤出水。
根据试验结果,在炭滤池出水水质满足(CJ94-1999)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分析后臭氧化对CODMn、UV254和TOC三项有机物指标和三氮的去除情况,以及对原水中致病微生物,细菌和大肠菌群的灭活率、比选出合适的后臭氧投加量范围为1.7~2.3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