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细菌培养、扫描电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螺杆菌感染与人类原发性肝癌(PLC)的相关性,为肝癌的防治寻找有价值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方法 1、选取28例PLC患者的肝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2例其他肝病患者肝组织和2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15例结直肠癌、15例子宫肌瘤作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螺杆菌属16SrRNA,16SrRNA的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实,并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较。同时,将各组标本制成病理切片用于螺杆菌属的cDNA-mRNA原位杂交实验,通过定性和定位测定来评价肝组织螺杆菌感染与PLC的相关性。2、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肝癌和胃癌组织中细菌形态、位置。3、对新鲜肝癌、胃癌组织、其它肝病组分离培养螺杆菌。 结果 1、实验组60.7%(17/28)的肝癌组织中发现螺杆菌属16SrRNA存在,所有PCR产物经Southern杂交得到证实。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螺杆菌属16SrRNA—mRNA,实验组有17阳性,胃癌组有17例阳性,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肝癌肝病组为阴性,与另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对阳性标本继续进行肝螺杆菌16SrRNA—mRNA检测未获得阳性标本,而幽门螺杆菌为阳性。经测序比较显示,肝癌组织中的螺杆菌16SrRNA序列与H. pylori的16SrRNA序列有97.80%的同源性。2、扫描电镜观察 肝癌标本中有细菌存在于肝细胞之间,球形菌明显多于杆状菌。胃癌组织中观察到弯曲状定植于胃小凹。3、肝癌胃癌组织均能培养出螺杆菌,其它肝病组未培养出螺杆菌。 结论 PLC患者肝组织中存在螺杆菌感染且感染率较高,肝癌组织中的螺杆菌初步检测为H. pyl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