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辽西地区热河鸟目(Jeholornithiformes)骨骼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to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辽宁省西部地区的朝阳市、锦州市是我国重要的中生代鸟类化石产地,在过去的近20年里,陆续发现了数件保存精美的早白垩世热河鸟目化石标本,这些标本同时具有兽脚类恐龙和鸟类的镶嵌特征,被认为是较德国始祖鸟稍微进步的最基干的鸟类代表,为研究鸟类起源及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热河鸟目的部分属种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各属种的谱系演化关系仍不确定。本论文通过对中华神州鸟、东方吉祥鸟和粗颌大连鸟模式标本及其他3件新标本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和对比研究,识别出两个新属、新种:长尾优雅鸟(Kompsornis longicaudus)和直掌内蒙鸟(Neimengornis rectusmim),确定了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的属种有效性及其鉴定特征,认为粗颌大连鸟为无效名称,厘定了热河鸟目的谱系演化关系,并探讨了恐龙到鸟类演化过程中复合骨演化模式。长尾优雅鸟是较进步的热河鸟目,其鉴定特征为:前肢和尾部极度拉长(前肢与后肢长度比为1.45;尾部与前肢长度比为1.53;尾部与后肢长度比为2.22);胸骨完整愈合,前外侧突角度尖锐,后外侧突粗壮;乌喙骨发育上乌喙神经孔;腰带完全愈合;胫骨与股骨近乎等长;第Ⅴ蹠骨缺失;第Ⅱ趾爪最大。直掌内蒙鸟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热河鸟目,其鉴定特征为:前后肢长度比为1.09;肱骨三角肌嵴延伸至肱骨骨干的27%;小掌骨较直,与大掌骨间的掌骨间隙较小;第Ⅰ趾爪最大。中华神州鸟的修订特征包括:齿骨未愈合;叉骨呈U型,叉骨支中段稍粗;前后肢长度比为1.22;肱骨三角肌嵴长,延伸至肱骨骨干的41%;指骨Ⅱ-1非常宽大;第Ⅰ指爪极度发育;耻骨远端完全愈合;股骨短于胫骨,与胫骨长度比为0.81。第Ⅰ趾未反转对握;尾椎数量约23-25枚或更多,形态转换点发生于第5-6枚尾椎处,中后部椎体呈细棒状,长度为高度的3-4倍。东方吉祥鸟的修订特征包括:齿骨前端腹缘凸出;上下颌无齿;叉骨U型,背侧面沿延伸方向存在低缓凹槽;乌喙骨无乌喙孔,内侧缘与胸骨缘平直;胸骨沿中轴发育低矮宽缓的龙骨突;前后肢长度比为1.3;肱骨三角肌嵴延伸至肱骨骨干的38%;第Ⅱ指爪为前肢最大的指爪;耻骨联合未完全愈合;坐骨后背突发育;第Ⅰ趾爪反转对握;尾椎约27枚,形态转换点(前关节突和脉弧显著拉长)趾后的椎体明显拉长,长度为高度的3-4倍。基于516个性状,运用TNT1.5对包括热河鸟目已知7个属种在内的47个分类单元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严格合意树表明:热河鸟目与尾综骨类互为姐妹群,包含热河鸟属、神州鸟属、吉祥鸟属、长尾鸟属和内蒙鸟属,其中中华神州鸟和东方吉祥鸟都是独立的类群,直掌内蒙鸟在系统发育位置上更接近始祖鸟,是热河鸟目中目前已知最原始的鸟类,长尾优雅鸟则较进步,与原始热河鸟和弯趾热河鸟组成的单系群构成姐妹群。长尾优雅鸟代表了目前已知最早具有完全愈合腰带的鸟类恐龙。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对碳减排重视程度的提高,电动汽车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然而,电动汽车的发展对锂资源市场的供需格局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从电动汽车市场扩散、碳约束下的电动汽车市场扩散、全球碳约束下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扩散三个方面,探讨了全球与中国锂供需系统的动力学演化机制,最后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视角,研究了碳约束—电动汽车—锂供需反馈系统的动力学分岔机制。主要创新点及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构建了碳约束下电动汽车市场
骨骼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然而诸如车祸、骨质疏松、骨肿瘤以及其他病变造成的大面积骨缺损依然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诱导骨骼快速再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骨骼再生的过程即在细胞的作用下胶原纤维自组装和羟基磷灰石在特定成核位点及胶原纤维表面结晶的过程。骨组织工程通过调节体内天然生物微环境的方式,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进而促进骨骼再生,以达到治疗大面积骨缺损的目的
燕山晚期,个旧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中-基性的贾沙辉长-二长岩体。对此,前人已做过很多研究工作,但对其岩浆源区特点、成岩模式以及地质意义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个旧西区贾沙辉长-二长岩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岩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方法,对贾沙辉长岩、二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如下:(1)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指示贾沙
在海洋、河流、沉积物和土壤等环境中,由于各种环境因子如pH、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抗生素等因素的胁迫,功能菌往往会进入到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该状态细菌仍具有活性但不再生长和分裂,且其代谢和生物修复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细菌生理特性各不相同,它们进入VBNC状态的分子机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本研究选取具有石油污染降解潜力的红平红球菌为研
辽宁柏杖子金矿是一个中-大型规模的金矿床,其开采历史悠久,位于冀东-辽西金矿带上。矿区金成矿类型主要分为两类: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其分布明显受柏杖子杂岩体控制。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矿区坑道地质填图、岩相学、地球化学、成岩成矿年代学、黄铁矿热电性等,研究了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为深部找矿提供指导依据,并根据规律进行找矿预测,建立三维可视化矿区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较好的效果。柏杖子杂岩体岩石地
地下水污染修复一直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纳米铁技术是地下水原位修复领域中的前沿技术之一。本文运用硫化钠米铁(S-Fe)及其改性材料来降解地下水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物三氯乙烯(TCE),以探究硫化钠米铁材料对TCE污染的修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地下水中常见的共存金属离子对硫化纳米铁降解TCE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S-Fe/Ni对TCE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S-Fe对TCE的降解,其降解速率
为了准确地描述植被动态变化,人们迫切地需要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光学数据虽然能提供较为丰富的光谱信息,但由于受云、雨天气的影响,很难保证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可以生成全天时、全天候的高时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影像,但其光谱信息不够丰富,无法识别植被丰富的生理生态变化。如果能结合光学数据和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两者各自的优点,那么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光谱信息丰富和时间分辨率高的数据集,能够准确
随着攀岩运动的“入奥”,我国攀岩运动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同时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攀岩运动在我国仍处于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师资力量较匮乏,同时属于高危性的运动项目,对从业人员资质有较高要求。教练员作为攀岩运动的推广者与技能的教授者,为保障攀岩者的安全,促进攀岩运动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对现阶段我国攀岩俱乐部教练员从业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攀岩俱乐部教练员从业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社区治理精细化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点方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社区屏障作为第一道防线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此同时,基层社区治理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存在专业能力不足、服务效果不明显、居民幸福感缺失、科技支撑服务缺失等问题。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超大城市社区更是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本研究将智能化应用于社区治理,以网格化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基于数据分析的超大城市社区精细化治
自2012年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被首次报道以来,由于其具有质量轻、安全性高、清洁环保及可持续性等一系列优点,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TENG在可穿戴电子产品、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TENG的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器件的耐久性差,输出功率低。本论文选取了耐磨性好的丁腈橡胶和聚四氟乙烯作为摩擦材料有望制备一种耐久性好的TENG。本文分别用模压法、涂膜法、静电纺丝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