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凝固M(Zn, Sn, In, Ge)掺杂Bi0.5Sb1.5Te3合金组织与热电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直接把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清洁环保的新型功能材料。Bi2Te3系合金是室温附近性能最优异的热电材料,在温差发电和热电制冷领域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Bi0.5Sb1.5Te3为性能最优的p型材料,其最大热电优值(ZT)一直在1左右。因此,在Bi0.5Sb1.5Te3的基础上来提高热电性能,对热电材料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Bi0.5Sb1.5Te3合金为基体,采用定向凝固技术,系统地研究元素掺杂后合金组织演变以及热电输运性能。采用高真空定向凝固炉制备出Zn、Sn、In元素掺杂Bi0.5Sb1.5Te3合金,研究发现,Zn、Sn、In元素掺杂后合金铸态组织成分基本均匀,在对合金在3μm/s的抽拉速率下进行定向凝固后,不仅固液界面平齐,而且凝固稳态区成分分布均匀,没有析出相;为了进一步调整合金载流子浓度,在Bi0.5Sb1.5Te3中加入过量的Te元素,制备出Gex(Bi0.5Sb1.5Te3)1-x+8wt.%Te(x=0、0.005、0.01、0.05)系列合金,发现合金铸态组织中出现明显的富Te相,同样在合金以3μm/s的抽拉速率进行定向凝固后,不仅得到平齐的固液界面,而且组织成分在定向凝固稳态区均匀一致,原先铸态组织中出现的富Te相消失,合金为单相固溶体。对上述合金进行电热输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Zn、Sn元素为受主掺杂,增加了空穴浓度,合金的电导率得到提高但Seebeck系数却大幅降低,In元素则为施主掺杂,增加了电子浓度,使空穴浓度相对减少。在Gex(Bi0.5Sb1.5Te3)1-x+8wt.%Te(x=0、0.005、0.01、0.05)合金中,8wt.%Te的加入很大程度降低了合金空穴浓度,使合金具有较低载流子热导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Seebeck系数;合金电导率及本征激发温度随着Ge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Seebeck系数则逐渐降低,主要由于Ge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合金空穴浓度;同时声子热导率随Ge元素含量的增多而降低,Ge代替Bi或Sb的位置形成置换固溶体,晶体结构的改变,使晶格发生畸变,增强了声子散射能力,总的来说,当x=0.005时,合金具有较高的功率因子,总的热导率也相对较低,因此热电性能最好,ZT值在430K时最大为0.88,提高了Bi0.5Sb1.5Te3合金在较宽温度区域范围内的热电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些年,随着各国研究机构对AlN薄膜应用领域的大力拓宽,AlN薄膜也被应用在了SAW传感器领域,而且也已经出现了很多相关研究的报道。但是在这些报道中,基本采用的都是一些有硬质刚性单晶衬底或者机化合物衬底,例如Si、金刚石、聚酰亚胺、LGS、聚乙烯等,而刚性衬底无法应用于一些弯曲表面的测试,有机化合物衬底则会在超过400℃的工作环境中发生分解甚至会释放出气体,这极大地局限了SAW器件的应用前景。为了
河口、海湾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严重的海域,因其生态动力学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健康演变机理复杂,日益受到重视的生态管理措施并未改变部分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如何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健康,满足人类对其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实现“人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仍然受到关注。河口、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的研究日益成为海洋生态学及海洋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现有生态健康评估方法主要以生境或目标物种等单
建安时期疫疾频繁,史书中有许多记载,后世学者亦有研究.曹丕《与吴质书》和曹植《说疫气》用文学的笔触留下了很深的时代印记,以书信和论说的不同方式,真实记载了疫疾的肆虐,
期刊
河南省南阳市驻郑州党工委,作为一个外建党组织,在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的新要求中,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他们
由于钢筋锈蚀导致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破坏已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人们研究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钢筋阻锈剂由于其使用简单、经济高效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期刊
酚醛树脂作为碳复合耐火材料的重要结合剂,其缺陷主要在于其热解炭为玻璃炭,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剂改变其热解炭结构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但催化剂及其前驱体在树脂中的分散性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本论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合成镍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使之与酚醛树脂复合,充分利用其与酚醛树脂的相容性,有效解决催化剂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探讨了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将无机纳米微粉均匀分散到树脂中
In this paper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s in coastal region of South China are identified by integr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 (GA) and back propagation (BP algorithm). GA is used for finding the best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