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效行政行为是德、法、日等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理论中的重要一支。在我国,因为对行政行为的效力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对行政行为的公定力的分歧,所以,我国并没有独立的无效行政行为理论与制度。本文从这一基点出发,尝试探讨无效行政行为的内涵及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现行立法与司法审判中的“无效行政行为”进行分析,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进行研究,寻找无效行政行为救济的手段,并尝试在立法上完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本文除去序言与结语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无效行政行为基本理论的问题。主要探讨无效行政行为的内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联系、无效行政行为的理论基础,以期对无效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清晰的梳理。   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无效行政行为的立法、司法现状与我国目前无效行政行为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立法上的不足、司法上的混乱,认为我国目前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关于“无效”的概念不明晰;二、“确认无效判决”缺乏独立存在的配套制度;三、“无效”的标准缺失。   本文第三部分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完善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制定完整的无效行政行为认定标准,其次是完善对无效行政行为的认定方式,再次要明确无效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最后确立无效行政行为的救济,包括复议制度、诉讼制度、非诉执行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
其他文献
H.L.A哈特在20世纪中叶出版了《法律的概念》,由此奠定了他“20世纪英语世界最为伟大的法哲学家”的地位。其中的“内在观点”理论范式开创了法哲学界一个新的时代。只有通过
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大学生的政治生活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政治生活相比还有其特
在承包合同执行的过程中,一些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其中包括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规划及设计的变更以及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