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化部在关于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培育民族动漫创意和品牌,推动“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的整合,把融合数字技术为亮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随着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日益紧密,IP概念在电影界盛行,即具有可开发内容并且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题材,后来衍生至动画、游戏、文学等领域。纵观历代《西游记》改编作品,从文本跨界到动漫、影视、游戏等多种媒介,优质的故事载体,动人的角色塑造,高数量大范围的受众基础,高票房高收视率的经济价值,《西游记》可谓中国文化中识别度最明显,改编性最强,故事最丰富,受欢迎程度最高的“经典IP”。笔者在进行大量文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对IP理论,动画改编方法、改编类型和作品进行了宏观梳理;并从IP价值和改编策略对动画产业发展的角度介入,分析不同时期的典型作品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梳理IP理论,分析当代国产动画题材危机,明确走IP开发道路具有可行性。《西游记》历代改编的高频率跨媒介,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成功,以及原著本身具有的文学价值,使之成为IP中的经典。第二,通过整理现有《西游记》动画改编作品,宏观整理出改编的方式,特点和意义。再次佐证国产动画IP开发的可行性,中华不同民族特色的更多IP也值得被开发。第三,结合动画改编方法和IP价值理论,研究《西游记》经典IP改编作品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以及对当时动画产业发展的影响,引发创新改编的新思考。第四,针对国产动画目前题材资源陈旧单一的现状,提出IP开发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西游记》动画改编策略上,迎合时代热点和受众价值观,以数字化为亮点。避免急功近利误区,倡导用心打造精品。另外,本文通过近一个世纪史料梳理(主体为动画改编),编整出《西游记》动画改编和其他艺术改编作品汇总表,对作品详细信息和改编方法加以分析,希望对当今动画IP开发和动画改编创作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