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及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恩格列净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代谢及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以及恩格列净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肥胖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恩格列净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指导,对照组调整非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在原有口服降糖药基础上加用恩格列净(10mg口服1/d),疗程12周。1.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糖尿病病程及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1)一般指标: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2)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3)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4)胰岛素相关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5)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C);(6)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7)内脏脂肪含量指标:内脏脂肪面积(VFA);(8)不良反应指标:泌尿系感染、生殖器感染、低血糖及肾功能异常发生率。2.分析治疗组VFA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腰围、BMI、SBP、DBP、FPG、2h PG、Hb A1c、FINS、FCP、HOMA-IR、HOMA-β、TC、TG、HDL-C、LDL-C、Scr、BUN、UA、VFA基线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12周后:(1)一般指标:治疗组体重、腰围、BMI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对照组体重、腰围、BMI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体重、腰围、BMI均低于对照组(P<0.05)。(2)血压指标:治疗组SBP、DB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对照组SBP、DBP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3)血糖指标:两组FPG、2h PG、Hb A1c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FPG、2h PG、Hb A1c无统计学差异(P>0.05)。(4)胰岛素相关指标:治疗组FINS、FCP、HOMA-I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HOMA-β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对照组FINS、FCP、HOMA-IR、HOMA-β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组FINS、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FCP、HOMA-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血脂指标:治疗组TG、TC低于治疗前(P<0.01),HDL-C、LDL-C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TG、TC、HDL-C、LDL-C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组TG、TC低于对照组(P<0.05),HDL-C、LDL-C高于对照组(P<0.05)。(6)肾功能相关指标:治疗组UA较治疗前降低(P<0.01),Scr、BUN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对照组Scr、BUN、UA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组U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Scr、BUN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7)内脏脂肪含量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VFA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V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FA低于对照组(P<0.01)。(8)不良反应指标:治疗组有3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两组均未出现生殖道感染、低血糖和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VFA变化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VFA降低与基线VFA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基线体重、腰围、BMI、FPG、Hb A1c、FINS、HOMA-IR、TC、TG、HDL-C、LDL-C无相关(P值均>0.05)。结论:1.恩格列净降低肥胖T2DM患者的TC、TG及内脏脂肪面积,增加HDL-C和LDL-C。2.恩格列净通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肥胖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动态变化;对于不同前壁心肌梗死部位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血清Lp-PLA2和NT-pro BNP对前壁心梗后发生早期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急性ST抬高型单纯前壁心肌梗死,并于12小时内成功施行PCI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6例,收集其一般资料及入院后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生化检验结果。所有入选者,分别在PCI
学位
目的: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粘膜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LP如银屑病一样,与代谢综合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瘦素及抵抗素作为重要的脂肪因子,其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及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已经被证实,但其是否参与LP的发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比L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LP皮损组织及周围健康组织中瘦素和抵抗素的水平,探讨瘦素及抵抗素
学位
目的:研究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Dapa)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称重后诱导麻醉使用3%异氟烷并用2%异氟烷维持麻醉,区别于传统方法,在不需要辅助呼吸情况下,胸部开小口,借助蚊式钳撑开肋间将心脏挤出体外,快速结扎左前降支(LAD)后将心脏纳回至胸腔,关闭切口。Sham组(A组)仅将缝线穿过前降支而不结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心肌
学位
目的:分析同步放化疗联合热疗这一模式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LAPC)中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以及伴随的不良反应。方法:搜集并按本研究要求筛选2016.01-2020.10间于我院诊治的67例患者,统计相关数据后进行分析。将其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为同步放化疗期间联合热疗者(35例),对照组患者为同步放化疗期间未行热疗(32例),就多种方
学位
目的: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急性冠脉事件全球登记评分(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中、高危缺血风险患者服用小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入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行PCI的GRACE评分中、高危冠心病患者22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鼠李糖乳杆菌及姜黄素干预MAFLD模型大鼠的肝脏病理变化、肝指数、肝功能、肝脏脂肪含量、血清炎性因子、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其对MAFLD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4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S)、模型对照组(MCD)、鼠李糖乳杆菌干预组(LGG)、姜黄素干预组(CUR)和鼠李糖乳杆菌联
学位
目的:本研究采用恩格列净(EMP)对确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进行调节的同时,采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QCT)测量其治疗前后的体积骨密度(v BMD),并采集患者恩格列净治疗前后血液样本,检测其糖脂代谢、电解质代谢、骨代谢等相关指标,研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降糖减脂、降低体重和血压的同时,对T2DM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电解质等指标是否存在影响,以探讨针对T2D
学位
目的:研究FAM49B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为临床上乳腺癌的诊治提供一个预测指标或治疗靶点。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TCGA数据库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数据库,分析FAM49B在正常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量FAM49B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
学位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卒中后疲劳(PSF)的影响因素,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甲状腺激素水平与PSF的相关性,为PSF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进行及时识别与干预,进一步指导疾病的诊治和综合管理,缓解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表评估的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P物质(Substance P,SP)、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趋化因子10、13(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0、13)的浓度,比较这些指标在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及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PM)中的表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