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基础教育领域,城乡之间的学校规模差异较大,各校师资情况迥异,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小学差距更是明显,为了缩小差距,必须选择适合城乡小学长远发展的教研之路——校际联合教研。校际联合教研,是在校本教研与联片教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了教师与学校深入发展、以自主、自愿为前提,基于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所构建的一种民间教研联合团体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在形成之始的自发、自愿原则,没有过多行政干预。通过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改变了以往教研过程中只有极少数教师参与的“精英式教研”,或是面向全员的的“集体参与式教研”;该教研活动方式常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研,使“精英式教研”和“集体参与式教研”这两种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得到相应发展,逐渐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专业发展差距,缩小城乡小学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教学质量的均衡化发展,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教学研究制度。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提出背景、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第二部分: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内涵及特点。本部分首先对乡村学校、校本教研、联片教研、校际联合教研四个概念进行分析与界定,认为校际联合教研是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了教师与学校深入发展、以自愿为前提,基于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所构建的一种民间教研联合团体所开展的教研活动;其次,是对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特点的分析,认为其具有研究目的明确性,研究主体独立性,研究内容情境性与针对性,研究结果实效性等特点。第三部分: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个案分析。主要对城乡小学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是对其课例研讨活动进行剖析,其次是探讨其管理制度,最后是分析乡村小学的追梦之旅。通过分析这三个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过程,为论文的第四部分做好基础。第四部分: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基本经验、问题及原因。主要从资源互补,校本联席会的建立及同伴互助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能够给后来的研究带来一些借鉴及启示。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首先是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活动比较松散单一,其次是在教研过程中“城市化”中心明显,再次是在校际联合教研过程中存在牛奶被稀释现象,最后是乡村小学自有面临弱化问题。此类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这种差距也体现在教育上。第五部分: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理论依据。以共生理论及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对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水平的提升策略。为了改进校际联合教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部分主要从创建新型的教研文化,加强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的协作机制,建立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共同体等四方面提出了解决城乡小学校际联合教研问题的对策。第七部分:结语。本部分主要对整个研究进行反思与总结,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正>根据区级教研主题,结合群内各校的实际需要选择研究的突破口,确立以群为本的年度研究专题,提高教研的针对性。拱墅区是浙江省杭州市的老城区,是杭州市教育发展最好和规模
“互联网+”飞速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带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独立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的发展对学院党建工作有着极其
基于现如今高校学生毕业以及就业情况来看,为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德育工作,促使学生重视自身发展,保证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职
<正>2月16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飞,副市长陈晓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16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按照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内学生人数呈爆炸式增长,学生人数的激增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以高校教育教学环境为背景,引进人脸识别技术不仅能
分布式关键任务系统的异构性、复杂性和使用环境动态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系统失效、任务偏离甚至中断运行、崩溃死机等现象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在原发性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法检测 caspase-9蛋白在138例结肠肿瘤(48例含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