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以下簡稱“清華簡”)是2008年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自香港購回並捐贈給清華大學的一批竹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佔有重要地位。清華簡第七1和第八1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發佈,其內容涉及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史事和治國理政的思想。由於面世時間較短,加之竹簡本身容量大且複雜,學界對其的研究仍主要處在字詞釋疑階段,對詞彙的研究比較薄弱。有鑒於此,本文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為研究材料,通過計量的方法,對其中的虛詞進行較為全面地整理,客觀地反映其中虛詞的實際概況,以期揭示了漢語虛詞發展的規律與特點,為《清華簡(柒-捌)》的研究提供一些資料參考。論文在結構上分為七個部分。緒論主要從本文的研究材料、研究意義和方法三個部分進行簡單論述,對本文研究的虛詞範圍進行界定。第一章是《清華簡(柒-捌)》副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意義角度將副詞分為判斷、時間、程度、狀態、疑問、關聯、範圍、勸令、否定、推度十類。第二章是《清華簡(柒-捌)》介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功能角度將介詞分為五類:引進工具、條件、方法和依據,引進對象,引進原因或目的,引進時間以及引進處所或範圍。第三章是《清華簡(柒-捌)》連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功能角度將連詞分為並列、順承、假設、選擇、讓步、因果、轉折連詞七類。第四章是《清華簡(柒-捌)》語氣詞的相關研究,從語義角度將語氣詞分為表陳述語氣、表疑問語氣、表感歎語氣三類。第五章是《清華簡(柒-捌)》助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功能角度把助詞分為結構助詞、語助詞、語綴助詞三類。這五章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共時和歷時相結合的方法,輔之以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資料,對《清華簡(柒-捌)》中的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和助詞五大類虛詞進行計量整理、全面分析,揭示出不同類、不同個體虛詞的內在規律與特點。結語部分是從虛詞各大類和虛詞內部各小類用例的不均衡方面對《清華簡(柒-捌)》中的虛詞進行分析,從語音形式、語義和語法功能、歷史演變等方面總結出一些結論。研究表明,《清華簡(柒-捌)》中的虛詞具有鮮明的語法特點和語用特徵,對於漢語語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這些虛詞研究材料能夠為《清華簡(柒-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