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捌)》虛詞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以下簡稱“清華簡”)是2008年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自香港購回並捐贈給清華大學的一批竹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佔有重要地位。清華簡第七1和第八1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發佈,其內容涉及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史事和治國理政的思想。由於面世時間較短,加之竹簡本身容量大且複雜,學界對其的研究仍主要處在字詞釋疑階段,對詞彙的研究比較薄弱。有鑒於此,本文以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的《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為研究材料,通過計量的方法,對其中的虛詞進行較為全面地整理,客觀地反映其中虛詞的實際概況,以期揭示了漢語虛詞發展的規律與特點,為《清華簡(柒-捌)》的研究提供一些資料參考。論文在結構上分為七個部分。緒論主要從本文的研究材料、研究意義和方法三個部分進行簡單論述,對本文研究的虛詞範圍進行界定。第一章是《清華簡(柒-捌)》副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意義角度將副詞分為判斷、時間、程度、狀態、疑問、關聯、範圍、勸令、否定、推度十類。第二章是《清華簡(柒-捌)》介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功能角度將介詞分為五類:引進工具、條件、方法和依據,引進對象,引進原因或目的,引進時間以及引進處所或範圍。第三章是《清華簡(柒-捌)》連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功能角度將連詞分為並列、順承、假設、選擇、讓步、因果、轉折連詞七類。第四章是《清華簡(柒-捌)》語氣詞的相關研究,從語義角度將語氣詞分為表陳述語氣、表疑問語氣、表感歎語氣三類。第五章是《清華簡(柒-捌)》助詞的相關研究,從語法功能角度把助詞分為結構助詞、語助詞、語綴助詞三類。這五章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共時和歷時相結合的方法,輔之以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資料,對《清華簡(柒-捌)》中的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和助詞五大類虛詞進行計量整理、全面分析,揭示出不同類、不同個體虛詞的內在規律與特點。結語部分是從虛詞各大類和虛詞內部各小類用例的不均衡方面對《清華簡(柒-捌)》中的虛詞進行分析,從語音形式、語義和語法功能、歷史演變等方面總結出一些結論。研究表明,《清華簡(柒-捌)》中的虛詞具有鮮明的語法特點和語用特徵,對於漢語語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這些虛詞研究材料能夠為《清華簡(柒-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參考。
其他文献
<正> 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这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对巴枯宁早期曾经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对巴枯宁后来由民主主义向无政府主义的蜕变,则
何琳儀先生的《戰國古文字典》(以下簡稱《戰典》)基本收錄了當時所能見到的各類戰國文字,吸收了学界研究戰國文字的成果,在分析字形的同時,也解釋字義和標注字音,填補了古文字研究領域的一項重大空白。《戰典》體例科學,既便於探源字根,也便於橫向比較戰國文字形體。該書以“字典”為主標題,把“聲系”作為副標題,清晰地表達了這部書主要是分析字形、闡釋字義,輔之以辨析文字讀音,做到形、音、義三位一體。在字形的分析
本文以北齐旧人为考察对象,包括北齐宗室高氏、东魏宗室元氏、旧齐勋贵以及旧齐士人,通过研究他们在周隋时期的任官、勋爵以及生平轨迹以探讨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境遇情况,进而透视出周隋政权对旧齐人员的处置政策及其变化。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梳理了建德四年至建德七年周齐战争中周武帝所推出的平齐政策以及北齐诸臣在战争中的表现。建德四年以后周武帝加快伐齐步伐,建德五年十二月晋州之战后周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行军攻城
1 Results A new type of hybrid materails prepared from ternary systems polymer/bicopper organic complex/solvent is presented.Each binary system displays differi
期刊
先秦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先秦儒家思想表现出浓厚的教化韵味,囊括了丰富的隐性德育思想,关注人的主体性地位,强调环境的熏陶作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且能填补当下显性德育活动的空缺,有利于增强德育效果,助力“中国梦”的达成。当下,伴随社会深层次的发展,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不良文化的渗透、多元文明的冲突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弱化了人们的责任意识,甚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投入到人类视觉系统,利用人眼在视觉上的处理机制来对机器的视觉认知进行增强,现已成为计算机视觉方向的一大热点。早期实验发现,在人眼视网膜上存在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