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级联H桥变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系统及其控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可再生能源利用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下,新能源发电规模呈“分布式、大规模”方式发展,装机容量越来越大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并入电网对电网电能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电网无功功率不平衡和谐波两个方面。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性能不断提高,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和FACTS技术飞速发展,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作为大容量、高效稳定的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是提高电能质量最有效的工具,已广泛应用于中压配电网系统。级联H桥拓扑结构具有可靠性高、设计方便灵活、电流谐波低、装置容量大等特点,该拓扑结构是应用于STATCOM装置的主流趋势。因此,本文以基于级联H桥的静止同步补偿系统(CHB-STATCOM)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控制方法以及并联运行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论述电网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置存在的必要性,并对目前STATCOM装置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列举总结。同时,对STATCOM系统并联运行的目的及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并联运行技术发展历程。对应用于中压电网兆瓦级CHB-STATCOM系统及其并联系统主电路进行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文设计了应用于STATCOM的传统级联PI-PWM技术。通过PI控制器设计电压控制外环和电流控制内环,实现多目标控制,并采用更适用于多电平变流器的载波移相脉宽调制方案,通过PLECS仿真分析其优缺点。在基础控制之上,为进一步优化控制性能,研究作为电力电子控制领域研究热点的模型预测控制,分析其应用于CHB-STATCOM系统优势,设计了基于级联结构的高效模型预测控制,有效解决权系数调制复杂和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并通过相关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方案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本文基于大无功负荷现场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对按市场要求灵活配置的多台STATCOM并联系统进行研究。并联系统存在的零序环流问题使得CHB-STATCOM并联系统的稳定性大打折扣。为此,本文先对CHB-STATCOM并联系统零序环流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用的环流抑制方案,通过仿真验证环流抑制方案在10MVar并联STATCOM系统中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非平衡统计力学起始于Boltzmann对气体非平衡现象的研究,他的H定理给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非平衡系统可以具有不寻常的特性,比如有非平衡热库参与的量子热机效率可以超越Carnot效率,单条随机轨线的熵产可以是负的等等。这些特性使得构建新奇的热机模型成为可能。本文在量子热力学、随机热力学和非平衡气体动力学框架下研究了三类热机模型。  第一类热机模型是以谐振子系统作为工质、压缩热库作为高温
在全世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形势下,中国可再生能源长期规划赋予了生物质能战略性地位。生物质能因其自身特点被定义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获得用作工业替代能源的高热值低成本生物质燃气是生物质能源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即高效制备高品质生物质燃气,但实现这一目标仍然存在着很多技术瓶颈。生物质原料稳定输送是保障气化效果的基础条件;生物质气化操作参数决定着气化质量高低;生物质气化设备是热载体,其性能极
当今社会,由于人均能源消耗大大增大,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清洁能源中,太阳能因其丰富、低廉、清洁的优点受到各个国家的大力推广,国内外研究者将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与压缩机(或压缩制冷循环)耦合,组成复合制冷系统,从而扩大制冷循环的温区工作范围、提升制冷效率,并提高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但是,现有太阳能吸收/压缩复合制冷系统存在三大缺点:①集热器面积大、初投
分子光谱在高温气体热辐射研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实验面临众多实际问题,使实验数据的温度和光谱范围非常有限,而理论预测可以克服这些限制。跃迁概率是求解双原子分子光谱的关键中间量,而电子态势能曲线和电子跃迁偶极矩是求解双原子分子跃迁概率的基础。目前,文献中已有的地球和火星大气双原子分子跃迁概率都是基于较早的实验光谱学常数和理论电子跃迁偶极矩。最近十多年,文献中报道了新的实验光谱学常数和理论电子
学位
近年来,关于变换光学理论(Transformation optics)以及相关超(构)材料(Meta-material)的研究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超材料指的是普通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材料或结构。这一概念最初起始于在电磁学领域发现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负数的反常介质。伴随着变换光学理论的提出,电磁超材料结构的设计迎来了新的机遇。由于超材料以及相关的空间变换理论在电磁场调控
学位
碳氢燃料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在长时间宽马赫工作过程中,控制系统必须时刻快速调整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适应复杂的飞行任务,如加速、巡航、突防等。因此控制系统既要承担起改变发动机内部流动燃烧状态、控制发动机推力和施加保护控制的任务,又要具备快速响应性、良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防止超温、不起动等,是一个多目标控制问题。针对再生冷却过程给发动机带来的特殊的超温问题、慢的动态响应问题以及模态转换问题,如何合理
学位
高孔隙开孔泡沫材料是一种轻质的新型高效换热介质,在太阳能高温热利用、电子器件冷却、高效强化换热、高温储热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在高温应用中,泡沫材料内的辐射传输规律与特性对系统技术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此类过程的复杂热辐射输运机理与特性缺乏深入研究,尚未掌握辐射能量与孔隙结构的细观作用机制,缺乏高温辐射特性数据及可靠的预测方法,从而制约了高孔隙泡沫材料的高温应用与相关新技术的发
学位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是衡量国家航空航天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20年来,高超声速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机载能量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机载能量的综合管理包括机载能量之间的转移和转化,如热能、冷能、电能、化学能等,对降低油耗、减轻重量、缩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等有着促进作用。电能是飞行器控制、供给、导航等辅助系统运行的基础,机动飞行、隐身、激光武器等技术需要消耗百千瓦甚至兆瓦级的电能,使电力生成成为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储量巨大的清洁能源,而二氧化碳(C02)是需要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利用C02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集能源产出与温室气体处置于一体的新型开采方案。将C02制备成乳状液的目的在于利用二氧化碳乳状液的某些特性达到强化置换反应、以推动置换开采走向商业化。  研究了乳化剂用量、C02与水的质量比、乳化压力、乳化器搅拌速度等对乳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所使用的乳化器容积为350ml;乳
学位
在当前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喷雾型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喷雾型吸收塔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因喷雾的要求,循环泵能耗较大、对喷嘴的要求高;雾滴被气体包夹,脱水除雾困难,塔内难实现高气速,且烟气带水对尾部设备腐蚀较严重等.随着对脱硫过程的深入了解,吸收塔内的化学过程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结垢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本文针对喷雾型吸收塔存在的问题及塔内结垢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