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兴起,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在全国各个地区的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大多数养老服务公司采用将闲置的旧建筑改造为这类养老设施的方法来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建造成本的目的。虽然该做法是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法,同时在我国各地对养老建筑的需求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利用旧建筑改造的方式来增加养老建筑数量的建设意义重大。然而,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不断衰退,且新陈代谢水平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使得他们对室内热环境有独特的要求,故针对其他年龄段人群的室内热舒适标准并不一定适用于养老建筑。
  目前我国对养老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相关研究的成果数量相对较少,且多数地区还未开展此类研究,同时针对成都地区气候条件下的养老建筑的室内热环境的研究目前尚无成果。此外,已开展这类研究的地区的成果多数集中于冬夏两季,在过渡季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过渡季往往具有温度波动较大的特点,然而老年人抵御温度变化能力较弱,因此如何基于老年人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营造该季节舒适的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社区微型养老设施为研究对象,首先归纳了老年人相关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其次,梳理了热环境及热舒适的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提出研究模型的同时也提出了研究假设。第三,对成都市主城区的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进行调研,从建筑朝向、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围护结构和建筑形态这四个方面对该地区这类建筑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四,根据归纳出的特征,选取了4家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现场热环境测量,并对生活在其中的老年人进行了热舒适问卷调查,随后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成都地区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在过渡季节室内热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通过分析WeatherTool的焓湿图,再结合实测和问卷分析所得的结果,从改善围护结构性能和提升自然通风等方面提出了对社区微型养老设施过渡季热环境进行优化的策略。最后,采用Ecotect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其现有条件和其他工况的差异来验证优化策略的改善效果,发现在提升了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后,社区微型养老设施在全年过渡季处于舒适温度范围的时间数量上升明显。
其他文献
在国家的政策调控和资本市场的大力助推下,青年长租公寓在近几年迅速兴起。然而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使得青年长租公寓开发商在资本和空间品质之间难以两全,且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约束和理论研究支撑,在相关实践中存在空间品质不高、公共空间利用率低、人际关系淡漠、缺乏归属感等痛点问题。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的生活模式已成为解决社会和城市问题的重要寄托,共享社区强调的生活共享和邻里交往正是解决长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新区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人民的需要。在社区中,户外活动空间是居民户外运动、休闲的重要载体,也是老人和儿童最青睐、使用最频繁的外部公共空间。作为户外活动空间的主要使用群体,老人和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生理需求、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上存在天然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对户外活动的空间环境也有相似的要求。老人与子孙间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生命的延续
学位
在倡导建设公园城市的背景下,以绿道串联城市零散闲置的公共绿化空间形成生态网络系统,不仅盘活存量资源,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还打造出舒适宜人的市民就近进行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放场所。其中,驿站建筑作为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活动的主要载体,需要满足市民想要拥有高品质、多样化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所以,环境优美、功能复合、空间多元、造型独特的驿站综合体建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成都市积极探索城市新发展理念,规划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所在,新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发展的后援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村集市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针对集市空间的研究必不可少。新农村集市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发展与传统乡村集市的更新改造不同,应该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的同时,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成为游客和村民共同享有的公共生活空间。  本文的第一部分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目的
为了缓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地铁得到了重点推广。地铁的引入不仅解决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能,同时其大量的客流“集、转、散”也为沿线和站点区域(再)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地铁站点地区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站点地区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促进“站”与“城”的融合与协同。然而由于我国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不同步,以及地铁建设的初期的出发点多是由于缓解交通压力,对地铁的引导
九寨沟作为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长期以来因为其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被人们誉为“人间仙境”。九寨沟景区除了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之外还是安多藏族的聚居地,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其传统村寨作为遗产地人文环境的载体之一,承载了当地藏族居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是构成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自然美景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前,这些藏族村寨过着原始的农牧生活,解放后特别是景区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空间延续的一部分,其风貌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印象。现如今,它在满足市民交往生活和购物的同时,也为市民的休闲娱乐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商业步行街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地域文化缺失、忽视使用者的行为感受、空间形态及界面趋同化、空间序列缺乏系统性、后期管理不到位等。另外,电商的冲击也对它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商业步行街空间,探讨符合时代又能聚集人气的商业步行街空间的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
在倡导公园城市、集约型现代城市建设,城市空间立体化、建筑与城市一体化发展和体验式消费时代的背景下,屋顶作为商业综合体的第五立面和维护结构,不仅是建筑内部空间秩序的外延,也是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复合性空间或中介空间,因此其利用价值的挖掘对于城市和商业综合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大多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往往忽略这一空间的存在,或设计品质欠佳,成为一种与城市或建筑相互割裂的
作为城市空间组成的特殊序列,老工业住区编织着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其独具魅力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集体情怀、邻里关系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人文要素。然而,在产业结构的转型、住房改革的深化以及居民结构的变迁过程中,老工业住区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住区管理不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活力衰退等问题,且处于保护与开发的灰色地带,亟待需要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更新改造方式,以促进物质空间与文化内涵的延续再生。另
在当前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酒店建筑的数量也成指数式递增。酒店建筑由于其特殊性不得不用巨大的能源、资源的消耗来满足客人的舒适需求。酒店建筑具有能耗总量大、节能潜力大等特点,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工作领域。  在我国的热工气候分区中,成都地区不仅需要考虑夏季防热,还需要考虑冬季的保温,导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处理通风、遮阳、体形系数等情况时错综复杂,从而使得建筑的能耗在冬季和夏季显著提高。综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