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二甲酸衍生物类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离子具有荧光强度高、颜色纯正、荧光寿命长以及与生物大分子亲和力强等特点,已经在材料、探针、医学、生物学及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稀土离子本身量子产率较低,导致相关的应用受到极大地限制。设计具有强的能量吸收能力的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而敏化其发光(天线效应),以达到荧光性能增强的目的,是现在稀土发光领域研究热点。本文以吡啶-2,6-二甲酸(DPA)为起始物,设计并合成了6种新型吡啶衍生物类配体,它们分别是6-(N,N-二羧甲基氨基)甲酰基吡啶-2-甲酸(L1)、2,6-二(1-苯基-5-吡唑啉酮-3-基)吡啶(L2)、吡啶-6-(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羰基)-2-甲酸(L3)、2,6-双(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4-基)吡啶二酮(L4)、3-(4-甲氧基-苯甲酰乙酰)-1,5-二苯基-1H-吡唑(L5)、2,6-二(吡唑-1,5-二苯基-3-甲酰乙酰)吡啶(L6)。配体及重要中间体的结构经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以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得以确认。同时制备了四种Eu(III)和Tb(Ⅲ)的稀土配合物:Na3Eu(L1)Cl3·2H2O、Na3Tb(L1)Cl3·3H2O、 Eu(L3)3·2H2O和Tb(L3)3·2H2O,经过EA、FT-IR、热重分析(TGA)推测出了配合物的化学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L1、L3均能很好的敏化Eu(III)和Tb(III)离子发光。基于探讨稀土金属配合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配体L1、Na3Eu(L1)Cl3·2H2O、 Na3Tb(L1)Cl3·3H2O,以及Tb(L3)3·2H2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它们对BSA猝灭过程均为静态猝灭,结合数n均约为1,常温下结合常数Ka分别为2.20×104L·mol-1,1.33×105L·mol-1,4.27×105L·mol-1,1.54×104L·mol-1,说明它们均能与BSA牢固的结合。紫外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在作用前后蛋白质的构象发生了变化。通过研究配体L1、Na3Eu(L1)Cl3·2H2O和Na3Tb(L1)Cl3·3H2O与蛋白质的结合特性,发现稀土离子的加入明显增强了其与蛋白质的结合能力。由van’t Hoff方程得出的△H、△S、△G值可以看出,它们与BSA结合过程均为自发过程,氢键或范德华力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力。这是从分子水平的角度探讨了稀土金属配合物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对于认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对新型药物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光纤激光器研制水平突飞猛进并开始被使用于诸如遥测、医疗设备、材料加工、先进武器装备开发等工业生产的各行各业。由于激光器工作核心激光二极管(LD)
不久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毛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正在积极研制双人主战坦克。消息传来,国人为之振奋。一些兵器迷纷纷来电,希望了解双人坦克的有关知
基于中国2007年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矩阵,从生产和需求两个视角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在部门间的分布结构。此方法将两个分析视角整
对KrF准分子激光辐照K9玻璃进行了损伤实验,并与脉冲CO2激光损伤K9玻璃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紫外和远红外两种激光系统对同种光学材料的损伤特性。实验结果结果表明,KrF准分
我国的区块链产业正在发展,区块链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安全透明、可追溯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不可撼动的地位。通过分析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及面临问题,构建
一、案例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一种在快乐中求学,又在学习中取乐的新颖教学模式,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
文章报告了育71-1与强桑1号在南通市通州区栽培管理条件下的经济性状表现情况:两者在同一田块,不同年份、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同的培管水平下,定植第二年育71-1与强桑1号产量
从双向四车道高等级公路的安全设施入手,探讨了设计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探究双向四车道高等级公路安全设施的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幼儿的语言教学,幼儿教师一定要结合幼儿好动、活泼的天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其语言运用的实践性、生活性、趣味性。如果幼儿教师
2012-2013年在湖州市对强桑1号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强桑1号比对照品种农桑14号发芽晚7d,秋叶硬化迟10 d,三眼叶质量增加105.95%,新梢每片叶质量增加21.24%;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