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与符号——乔治·奥威尔小说的身体阐释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kxxmv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符号动物,自有人类,便有符号的创造。然而,当符号的累积形成强大而绵密的体系后,真实世界被淹没了,肉身变得衰微,生存变得荒诞。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对人类面临的这一日益严峻的身体困境进行了全面反思。身体研究是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视角,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兴起之后,以其新颖独特的视角和广阔的理论覆盖面受到评论界重视,在文学和文化批评中作出了众多发现。从上述理论背景出发,本文对奥威尔小说中的身体作了全方位解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文章第一部分结合奥威尔小说对人类身体衰亡景象的描写,揭示奥威尔对文明重压下垮掉的肉身的关注。身体的衰败在奥威尔小说中有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其一,奥威尔把他小说中出现的大多数人物比作渺小、卑微的动物,有时甚至是植物和无机物;其二,奥盛尔在他的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疾病和死亡意象。   文章第二部分从符号与肉身的对立关系入手,分析了现代社会身体衰败的主要原因。这是奥威尔小说的主要贡献。他的四部小说分别透视了殖民主义、基督教信仰,文学神话和极权统治这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强大的符号体系对人的自然之身的侵害和剥夺。其中,《缅甸岁月》分析了殖民话语对身体进行编辑的逻辑,《牧师的女儿》揭露了基督教信仰对身体的禁锢,《让叶兰继续飞》思考了文学神话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一九八四》剖析了乌托邦政治理想与身体之间的矛盾。   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身体特征在奥威尔小说中的叙事功能。奥成尔小说中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有明显的身体特征,如胎记、秃顶、肥胖,静脉曲张等等,而这些特征在小说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叙事作用。本章选取了《缅甸岁月》中弗洛里的“胎记”和《上来透口气》中保灵的“肥胖”两个身体特征,分析了“胎记”的殖民话语批判功能和“肥胖”的结构作用。   文章第四部分探讨了奥威尔关于拯救和解放身体的主要主张。奥威尔向往古老的有机社会的生活,渴求在原始的环境里消除人与物之间的界限,治愈符号刻画在人身上的每一道伤痕。本章从回归母腹和回到自然两个方面阐述了奥威尔小说独特的原始主义情怀。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符号不断得到创造、更新的历史,但同时符号又作为异质存在对人的自然之身构成压抑,使人失去其本来面目。这是文明发展必然遭遇的二律背反。在我们的身体日益沦陷进符号中的今天,奥威尔的反思和批判无疑是重要的清醒剂。然而,奥威尔想要完全摆脱符号,让身体回归母腹和自然的主张又透露出了他为肉体辩护的偏执倾向,因而只能作为一个反乌托邦作家的乌托邦理想来接受。我们在充分认识到符号对人的压抑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符号是人类的创造,是人类本质价值的体现。
其他文献
作文的训练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改变传统作文千篇一律、空洞空泛、毫无感情的缺点,体验式作文被教育者广泛应用。就体验式作文出现的原因和存在的理
期刊
东汉时期是中古汉语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东汉时期也是古书注解的繁荣时期,产生了许多着名的注释大家,东汉末年的今文经学大家何休就是其中有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