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及遗传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北京地区玉米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杂交种入手,该文在田间深入研究了两个施氮水平下产量、氮累积量、氮效率及其构成因素的基因型差异,并从80个常规育种材料中选择7个玉米自交系作双列杂交遗传分析,筛选优良亲本和氮高效杂交组合,分析亲本及双列杂 组合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合力.综合该试验研究结果,农大108在两个施氮水平下具有较高 的产量和氮效率,应大力推广.在选育氮高效在选育自交系过程中应把株高、叶绿素、叶面积、成熟期生物量和氮累积量作为选择指标.玉米耐低氮的生理机制在于吐丝前植株氮累积量较高,氮效应度的生理机制在竽吐丝后植株氮累积量较高.配合力分析表明氮效率遗传同时决定于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因此,在选配氮高效玉米杂交种时,亲本自交系在氮效率方面应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尽管某些一般配合力较低的亲本也可能通过特定组合产生氮高效杂交种.
其他文献
学位
Coordination between mitochondria and the nucleus is crucial for fertility determination in plants with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Using yeast one-hybrid
The transition metal manganese (Mn) is indispensable for photoautotrophic growth since photosystem Ⅱ (PSⅡ) employs an inorganic Mn4CaO5 cluster for water spli
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强森林地区有机物质转化和积累的生物和生态化学过程的研究.该研究是通过对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顶
该试验以蔬菜保护地土壤及其相邻露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主不同利用年限保护地耕层土壤磷素的积累特点、磷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有机磷在土壤剖面各层次的组成变化、土壤
本文试图从审美心理学这一全新视角来审视《画山水序》中所提出的审美理想问题,并通过对审美理想的辨析揭示出文中的仁者、贤者、圣人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其所对应的审美理想
土壤有效磷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受制于自然因素(土壤质地,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等)与人为因素(耕作制度,施肥,农田基础设施等)。我国大多数学者在烤烟施肥中更
大田条件下,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山西石灰性土壤上菌肥、有机肥、尿素配施对土壤各养分变化的影响、土壤生物量C、N变化的影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及
农田土壤对CO2具有源和汇的双重功能,与自然土壤相比农田土壤在全球碳库中更为活跃,是受人为活动干扰强烈但又可在较短时间内调节的碳库。对于预测和估算农田土壤有机碳(Soil Or
由包衣尿素释放出的氮被水稻吸收直至成熟期.水稻对追施包衣尿素的利用率约达65~70%,对追施普通尿素的利用率约为40~60%.对包衣尿素的累积溶出量的利用率,从1986、1987年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