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空间格局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它不仅体现着自然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又决定着各种自然环境因子在景观空间的分布和组合,从而制约各种生态过程。对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可以明确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定位,为研究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化打下基础,都安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极脆弱,对都安县的土地利用格局研究,为该区的生态环境评价、区域规划设计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以都安县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GIS方法进行土地利用格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选取了特定的景观格局指数,从景观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空间关系以及景观要素空间分布与环境等方面对都安县进行了土地利用格局分析。对都安县景观格局状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发现该区域裸岩荒地为主要基质,旱地和居民地破碎度较高,分布分散,受人类干扰影响较大,林地分布较为集中,旱地和裸地的斑块形状指数较大,形状复杂!总体看来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复杂,景观破碎度较高,连通性差,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2以1:1万地形图为对象,采用三种不同的插值算法,生成DEM,并加以比较,选用适合于都安县喀斯特山区的数字高程模型插值算法即双三次多项式内插法,生成DEM数据。3以DEM为对象,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度,并加以比较,选用适合于都安县喀斯特山区的坡度计算方法即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坡度算法进行坡度计算,生成坡度数据。4利用DEM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野外实际调查资料,通过建立基于高程的地貌分区、坡度分级、叠加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区域差异性,各地貌分区区域和坡度分级区域的土地利用组合不同,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高程区域和坡度分级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