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的中南部,地处亚热带向暧温带过渡地带。自然资源丰富,光、热、雨同期,为优质小麦、玉米、烟叶主产区。由于降雨时空分布和作物生长需水规律不匹配,雨养、灌溉农业是主要特征。明显的区位、资源优势构成了复杂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针对平顶山市的自然、社会、文化资源优势,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平顶山市农业生产及运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适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实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提出根据平顶山区域特点重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人为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区域农业生产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政策、技术措施。为平顶山市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相似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抉择和区域农业发展途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农业形成的背景、理论、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模式及实现途经。总结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选择。第二部分引言根据平顶山市区域特点,提出平顶山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重要组成,明确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四部分提出了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五部分对平顶山的农业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六部分对平项山市农业生产情况及发展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与全国、全省的差距。第七部分提出平顶山市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人文环境等与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第八部分提出实施平顶山市区域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的政策、技术措施。本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首次对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研究。2.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论述,了解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3.通过对平项山市农业资源状况综合评价分析,了解研究区域农业资源的主要特点。4.通过对平顶山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及潜力分析可知:平顶山市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发展潜力较大。5.通过对平顶山资源制约因素分析可知:平顶山市人口压力大,资源制约加重、市场约束突出、资金与技术约束增强、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进一步明确可持续农业发展努力的方向。6.通过对平顶山市资源及发展情况综合分析。确立了平顶山市农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分别从人力资源、农业科技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农业、旅游农业、节水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从而提出实现平顶山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