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寻路行为的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评价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luoye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度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景区导向标识系统作为景区基础服务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引导游客路径规划、提升游客游玩体验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对景区导向标识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目前,关于导向标识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要素设计、系统规划方面,而对导向标识系统的评价研究较少,且大部分是从人体工程学、环境学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游客最根本的寻路需求,定性评价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并且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关于景区导向标识系统现行评价标准的界定模糊,可操作性较差。因此,本文从游客寻路行为出发,针对目前景区导向标识系统评价的问题开展了研究,以构建一套合理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1)系统分析总结了导向标识系统、游客寻路行为、游览规划路线三方面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导向标识系统的定义、分类及设置原则,阐述了寻路的起源、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导向标识系统设置和寻路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游客旅游线路的定义、空间模式及影响其空间选择的因素,对旅游线路和寻路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后面的建模和寻路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2)通过调查问卷,总结了游客寻路行为特性。从寻路过程出发,对游客及导向标识进行抽象,构建游客对导向标识的认知库,以及和导向标识系统相互作用的移动行为规则库,进而根据寻路行为和导向标识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游客寻路行为模型,该模型是评价导向标识的核心。按照寻路过程,游客寻路行为模型被划分为信息感知阶段、路径规划阶段、行为移动阶段,并分别进行了描述。(3)分析游客规划游览路线的影响因素,建立规划路线生成算法,随机生成游客规划线路。在此基础上,从游览需求和非游览需求两个方面,实现了基于规划路线的游客综合寻路算法。另外,根据导向标识系统和寻路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提高游客空间认知和寻路效率的角度,构建了基于游客寻路行为的点、线、面三个层次的导向标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明孝陵景区为例,对景区中的导向标识系统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有效,提出的指标体系能合理的评价现有导向标识系统,对其空间布局、内容等设置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改善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其他文献
从教学模式、教师定位、学习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指出"互联网+"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建立完善的网络设施、实施大学
藏品管理信息化,主要研究博物馆传统藏品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快速并大幅度提升藏品管理效率的方式。本文从历年来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数字化进程中理论与实践情况出
《改革政府》一书在特定的背景下提出了企业家政府理论,把其十大原则归结为三个维度:权力、管理、服务,从这三个维度简要概括政府改革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中国的行政改
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宝贵的矿产资源,但因其早期开采工艺较落后,导致大量尾矿的产生。这些尾矿在矿区内或周边堆存,不仅占用大片土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本文以韩愈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墓碑文为研究对象,整篇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从韩柳墓碑文的创作情况、文学特征、文学贡献和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第一章梳理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可开采化石能源逐年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迫使我们不断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是解决世界经济和能源问题的
基于乌鲁木齐近6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和线性回归检验对气候变量序列进行了趋势和极值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表现出增加趋势
弦乐四重奏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8世纪初期的一些作品中,并由海顿逐渐确立近代弦乐四重奏的音乐体裁,而后通过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发展成为室内乐重奏中最重要的一种音乐形
在近二十年的发展探索中,工笔人物画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繁盛趋势,极具创新精神与时代感的作品大量涌现,无论是从题材或是手法等方面均获得了重大突破,在这之中色彩的变革尤为
随着核心素养近几年的推进,作为一位教师,笔者认识到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一些章节为例,浅谈了基于核心素